00:00:34

猴儿关是六盘水水城区陡箐镇茨冲村的一处古驿道,地形险要,坡陡路窄,好像人的咽喉,从这里通过,必须要经过“三个关口”,即“喉一关”、“喉二关”和“喉三关”。其中“喉二关”地形最为险要。“猴儿关”的“猴”应为咽喉的“喉”,“ 猴儿关”的“儿”应为“二”。“猴儿关”应为“喉二关”, 因谐音,被后人称为“猴儿关”。 《水城县(特区)志》有记载:“清康熙三年(1644年)二月,吴三桂伐水西宣慰使安坤。三月入水城境,围攻阿扎屯(今盐井),久攻不克。双方两次大战猴儿关,转战于比牒(今比德)等地。五月,安坤在果勇底战败,

来源:抖音 2025-11-21

猜你喜欢

快意平生有此关,白石口长城。这里是河北省涞源县白石口长城的关城云谷重关,因此地地形险要,常年雾锁云封,且为多重防御体系的重要关口而得名#曼行河北#白石口长城#寻找中国最美城市#为了这个地标特意去了趟#大有学问
2025-09-22
白界路: 是连接陕西省白河县与湖北省竹山县的重要通道,起点位于白河县,终点在竹山县的得胜镇,全长约30公里。 此路始建于1937年,是陕西到重庆最早且最近路线的重要部分,1939年6月全线竣工,成为连接两地的咽喉要冲。本路段地势较陡,山峦叠嶂,沟壑纵横。特别是白河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大部分都是高山峻岭,公路迂回崎岖,因而有十八盘之称。
2025-08-16
常遇春一枪定乾坤:采石矶之战 采石矶位于安徽马鞍山,是长江边一座陡峭石山,海拔120米,因形似牛肚又称牛渚矶。此处江岸水深岩坚,既是天然关隘又是优良码头,江面收窄致使水流湍急,成为扼守长江咽喉的战略要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处。 1355年,朱元璋为渡江南下,佯攻采石矶吸引元军注意,实则率主力强攻。元军凭险固守,明军屡攻不克。常遇春赤膊攀岩,孤身突入敌阵,夺占据点,徐达趁势率军攻克矶台。战后朱元璋效仿项羽"破釜沉舟",焚船断退路,决心攻取集庆(今南京)。 此战不仅成就了常遇春"第一猛将"威名,更是朱元璋从流寇
2025-09-17
00:09:08
晋藩屏翰:宁武关 见证明末最悲壮一战 宁武关位于山西忻州市宁武县的宁武关坐落于管涔山与吕梁山夹峙的恢河河谷,扼守游牧民族南下太原的“宁武孔道”咽喉,是明代晋北防线的关键要塞。关城呈凤凰展翅布局,又称“凤凰城”,由内城、东关、西关及宁文堡组成梯次防御。城墙高10米,辅以深阔护城河与九道严密管控的关门,凭借山河之险,构成坚固的防御体系。1644年,李自成率六万大军来攻,守将周遇吉仅以六千军民血战七昼夜。顺军以“蚁附”战术驱民掘墙,最终炸开城墙。周遇吉巷战力竭被俘,不屈就义;其妻刘氏率女眷焚身殉国。此战顺军折损
2025-11-13
镇南关大捷的总指挥是冯子材。 镇南关大捷是1885年中法战争中的关键战役。当时年近70的冯子材临危受命,以帮办广西军务的身份主持战局。 他率领清军(包括约一万兵力)在镇南关(今友谊关)一带布防,利用地形设伏,最终大败法军,取得了晚清对外战争中少有的重大胜利,极大振奋了军民士气,确实打出了国威。 这一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战例,冯子材也因在此战中的卓越表现被载入史册。 #冯子材 #镇南关大捷 #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
2025-08-01
00:05:34
偏头关:黄河入晋第一关 发源于山西朔州平鲁区的偏关河,自东向西穿越管涔山与黄土高原,注入黄河偏关县段,冲刷出连接塞外与山西的“偏关古道”。雄踞古道咽喉的偏头关,紧扼黄河古渡,被誉为“黄河入晋第一关”,堪称晋北锁钥。明代重建的偏头关三面环山,西临偏关河,占地约0.9平方公里。城墙周长逾4公里,高11米,采用夯土包砖结构,坚固异常。关城依山势而建,西低东高,北靠天然断崖,仅设西、南、东三门。东门拱极门连通宁武、雁门二关,承担后勤重任;南门宣威门协防侧翼;西门镇宁门直面黄河,战事最烈。偏头关并非孤立存在,其西侧
2025-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