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12

#历史 该石刻为近长方体,石灰岩青石质,通体有凿痕,长2.11米、宽0.69米、厚0.6-0.62米,重达6吨。底部及两侧阴刻63个小篆文字,是迄今关中地区发现字数最多的一件秦代石刻。 底部铭文为“纳右中部工讙,石堂勾施木,卅六袤九尺广,二尺九寸后二尺,五寸输纳旁丙廿九”。其中“纳右中部”指地宫内部右中部位置,“工讙”是工匠姓名,“石堂”可能指秦始皇帝陵地宫内的石椁或石质墓室,“袤九尺广,二尺九寸后二尺”是石刻尺寸,与实测基本相同。

来源:抖音 2025-10-15

猜你喜欢

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发布会,介绍青海省玛多县尕日塘秦刻石调查研究有关情况。2025年6月8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仝涛研究员《实证古代“昆仑”地理位置—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一文,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 国家文物局迅速安排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工作专班,调集石质文物保护、秦汉考古、古文字学和书法篆刻等领域专业人员集中科研攻关,两次赴现场调查,获取了石刻本体与赋存环境等科学数据,组织多学科专家两次召开论证会,多角度论证形成专家意见。经审慎研
2025-09-15
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墓,该墓现存清代石碑一块,题铭:"汉骠骑将军大司马冠军侯霍公去病墓,"为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霍去病墓位于关中道兴平县南位乡道常村外(今陕西省兴平市南位街道办道常村西北),西南距茂陵约1000米,西侧为卫青墓,墓为山形,俗称“石岭子”,封土底部为南北向长方形,顶部建有亭子,墓为祁连山山形,《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冢象祁连山”。 霍去病墓的封土为二层台覆斗型,位于茂陵邑和茂陵陵园之间,《史记》载:“为冢像祁连山”,封土上置有大量巨石,并有石人、马等大型石刻作品,封土底部
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