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18

口腔知识科普:悬雍垂长什么样? 悬雍垂位于口腔顶部软腭的正中间,垂挂在咽喉处,前后方向延伸。形状与大小呈圆锥形或小舌状,长度通常在1至3厘米之间,具体长度因人而异。健康状态下,悬雍垂的颜色与周围口腔黏膜相近,呈淡红色或粉红色。悬雍垂由肌肉、结缔组织和黏膜构成,质地柔软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吞咽或说话时,悬雍垂会轻微移动或振动。悬雍垂的外观可能因个体差异、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略有不同。#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口腔科普 #悬雍垂

来源:抖音 2025-10-16

猜你喜欢

00:00:17
口腔知识科普:悬雍垂长什么样? 悬雍垂(俗称“小舌头”)是位于口腔顶部软腭后缘正中向下垂挂的一个小肉柱,其外观特征因人而异,但通常具有以下形态特点: 形状:多呈圆锥形或细长柱状,部分人可能略带分叉或扁平。 大小:长度一般在0.5至1.5厘米之间,宽度较窄,具体尺寸因个体差异而异56。 颜色:通常与周围黏膜相近,呈淡红色或粉红色,表面光滑。 质地:柔软且富有弹性,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和黏膜构成。 悬雍垂的形态可能因年龄、遗传或慢性炎症等因素略有不同,如长期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其增粗或过长#口腔科普 #普及知识 #
2025-10-18
口腔知识科普:悬雍垂 悬雍垂是位于口腔顶部软腭后缘中央的一个小肉质突起,因其形状类似小舌头,有时也被通俗地称为“小舌头”。以下是关于悬雍垂的简要介绍: 1. 解剖位置与结构: 悬雍垂位于口腔软腭的后缘正中,舌根上方,与两侧的腭舌弓共同构成咽峡,是口腔与咽部的分界标志。 它主要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表面覆盖黏膜。 2. 主要功能: 防呛咳:在吞咽时,悬雍垂会向上移动,封闭鼻咽入口,防止食物或液体进入鼻腔。 辅助发音:悬雍垂的运动有助于语音的清晰度,特别是在发某些鼻音时。 加湿空气:其黏膜腺体可以分泌唾液,
2025-10-11
00:00:17
口腔知识普及:什么是硬腭和软腭? 硬腭和软腭是口腔顶部的两个部分,共同构成“腭”,分隔口腔与鼻腔。硬腭位于口腔顶部前2/3,主要由上颌骨和腭骨的骨性结构构成,表面覆盖坚硬的黏膜,形态平坦或略呈穹隆状,坚硬稳定,其功能是支撑口腔顶部,辅助咀嚼和吞咽,提供发音共鸣基础。软腭位于口腔顶部后1/3,硬腭的后方,由肌肉、肌腱和黏膜组成,质地柔软且富有弹性,其形态呈垂幔状,后缘游离,中央有悬雍垂。可以在吞咽时封闭鼻腔,防止食物反流;参与发音,调节气流。#你不知道的知识 #口腔科普 #知识分享 #悬雍垂
2025-10-18
口腔知识科普:口腔前庭 口腔前庭是口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之间。位置与形态:呈蹄铁形的潜在腔隙,前部较浅,后部较深,其深度和宽度因个体差异而异#知识科普 #口腔科普 #口腔知识
2025-10-03
上颚是口腔顶部的骨性与软组织复合结构,由硬腭(前部骨性部分)和软腭(后部肌肉黏膜部分)组成,主要功能为分隔口腔与鼻腔。#每天跟我涨知识 #口腔科普 #口腔 #舌头 #口腔
2025-08-21
00:00:17
口腔知识科普:软腭 软腭是位于口腔顶部后方的一个重要解剖结构,它在吞咽、发音和呼吸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下是关于软腭的详细解释: 位置与结构: 位置:软腭位于硬腭的后方,占据口腔上部的后1/3区域。 结构:主要由肌肉、肌腱和黏膜组成,质地柔软且具有弹性。其后缘中央有一个向下垂的小突起,称为腭垂(悬雍垂)。 主要功能: 分隔口腔与鼻腔:在吞咽时,软腭会上升并贴合咽喉后壁,防止食物和液体进入鼻腔。 辅助发音:通过调节口腔与鼻腔之间的气流通道,帮助产生不同的语音。 参与呼吸:在呼吸过程中,软腭帮助调控气
2025-10-15
唾液的主要作用如下: 1、湿润口腔:唾液能够润滑口腔以及食物,通常在咀嚼食物或者吞咽食物时,能够减少食物与黏膜的摩擦,使进食更加顺畅。 2、溶解食物:唾液中含有的消化酶能够促溶解食物,进而帮助食物正常的消化吸收。 3、清洁口腔:唾液中的细菌抑制物质有助于抑制口腔中的细菌生长,减少牙齿和口腔中的细菌数量,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4、抗菌:唾液中的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具有抗菌的作用,有利于抵御外界病原菌的侵及。#口腔健康 #口腔健康 #科普知识 #
2025-08-14
00:00:15
口腔知识科普:什么是智齿? 智齿,学名第三磨牙,俗称智慧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上下左右各一的四颗牙齿,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是第八颗牙齿。它一般在16~25岁间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俗称为“智齿。生长位置在口腔最内侧,紧邻第二磨牙后方,上下颌左右各一颗。通常在18岁左右开始萌出,但个体差异大,可能提前或延迟,甚至终生不萌出。随着人类饮食精细化,颌骨变窄,智齿常因空间不足而阻生,成为退化器官。#知识科普 #口腔科普 #智齿 #冷知识 #口腔自查
2025-10-17
00:00:18
口腔知识科普:口底结构是什么样的? 口底位于口腔内部,位于舌体和口底黏膜之下,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之上。这个区域也被称为舌下部。口底的主要解剖标志包括舌系带、舌下肉阜和舌下皱襞。口底是口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复杂且功能多样。口底结构有主要以下特点: 位置与形态:口底位于上颚与下颚之间,处于舌根下方,呈穹窿状结构,主要由黏膜、肌肉和腺体组成。 主要结构: 黏膜:覆盖口底表面,薄而柔软,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具有感觉和保护功能。 肌肉:主要包括舌骨下肌群(如颏舌骨肌、二腹肌等),这些肌肉参与咀嚼、吞咽和
2025-10-17
口腔知识科普:咽反射 咽反射(Pharyngeal Reflex),又称吞咽反射或 gag 反射,是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射,旨在防止食物、液体或其他异物误入气道。咽反射是维持呼吸道安全的重要机制。以下是关于咽反射的详细解释: 触发:当咽后壁、软腭或舌根等区域受到刺激时(如进食或异物接触),感受器将信号传递至中枢神经系统。 反应:咽部肌肉(如咽缩肌)收缩,软腭上抬,会厌关闭气道,同时可能引发恶心或呕吐感,确保物质进入食道而非气管。 传入神经:主要为舌咽神经(第 IX 对脑神经),负责传递咽部刺激信号。 传出神经
2025-10-10
牙齿的种类 牙齿根据其形态、功能和生长时期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牙齿的主要分类: 按生长时期分类:乳牙:儿童时期首先萌出的牙齿,通常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到2-3岁时全部长齐,共20颗。乳牙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儿童咀嚼食物、发音以及保持颌面部的正常发育。 恒牙:乳牙脱落之后长出的牙齿,通常从6岁左右开始替换乳牙,到12-13岁左右大部分恒牙已经长出,共28-32颗。恒牙的数量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有多生牙或智齿缺失的情况。 按形态和功能分类:切牙(门牙):位于口腔前部,上下左右共8颗10。切牙的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