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05

河套至关中地区究竟应该怎么走? 主要有三条道路:萧关道、延州道、秦直道!其中萧关道最频繁最常用!#萧关 #河套 #关中 #延安 #三维地图

来源:抖音 2025-10-11

猜你喜欢

古代游牧骑兵能不能从河套地区直接穿越黄土高原、南下关中? 很难!要经过大片沙地、横山山脉、长城防线、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坚固的延安城防!#河套 #长城 #横山 #黄土高原 #三维地图
2025-10-09
关中的“关”是现在哪儿? 关中的 “关” 分别是东边是函谷关,后移为潼关。两者是不同时代守护关中的 “东大门”;南边武关,扼守秦楚咽喉,当年刘邦就是从这偷袭咸阳灭了秦;西边散关,镇守巴蜀通往关中的门户,诸葛亮北伐次次必争之地;北边萧关,挡住匈奴骑兵南下 守护着关中的游牧防线 。 #关中 #历史地理 #地理科普 #函谷关 #热点话题
2025-08-05
00:01:58
从陇右如何到达关中? 最主要的道路就是陇山道!其次是番须道,最后才是看似直线的渭水河谷道!#陇右#关中 #陇山 #六盘山 #三维地图
2025-10-15
00:01:35
秋风陨落五丈原!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为什么要选择在五丈原长期驻扎呢?主要还是五丈原周边平坦便于屯田,解决粮草问题,才能做长久之计。而且五丈原位褒斜道入口,易守难攻,进可攻退可守!但可惜的是丞相积劳成疾,无力回天!#诸葛亮 #五丈原 #关中 #三国演义 #三维地图
2025-10-31
00:00:54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道路选择! 从汉中到关中有5条道路!从东到西,依次有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祁山道,其中诸葛亮“六出祁山”实际上是五次北伐,走的最多的就是褒斜道和祁山道。因为大军出征最难得就是保障粮草的运输!#诸葛亮 #文脉里的中国 #秦岭里有太多故事 #六出祁山
2025-10-26
00:00:10
潼关,西北第一关,与函谷关组成史上最强双重防御屏障的雄关。在中国历史上,“关中”无疑是一处名声显赫的地带,这块由河流冲积和黄土堆积形成的渭河平原,土质肥沃疏松利于农耕,是最早的“天府之国”,这份富庶的荣耀除了粮仓作用的贡献外,还得益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四大雄关(南武关、北萧关、西散关、东潼关)的护佑,潼关与函谷关,同属于关中平原的东部门户,二者皆为两京古道(又称崤函古道)上的雄关。而长达百里的崤函古道,作为连接关中长安和中原洛阳这两大京都的交通干线,夹持在中条山、黄河和秦岭山脉之间,从春秋战国时期就非常重
2025-11-14
00:02:17
为什么汉中只有洋县人说关中话 #原创视频 为什么只有洋县人说关中话”:因为明末清初战乱导致汉中人口锐减后,来自关中地区的移民有组织、成规模地通过傥骆道集中迁入洋县。他们强大而集中的社群力量,以及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他们带来的中原官话得以保存下来,形成了一个被西南官话包围的“方言岛”。而汉中其他地区,则主要被来自湖广等地的移民填充,其方言演变成了今天的西南官话。 这是一个生动的历史语言学案例,展示了人口迁移、地理通道和历史事件如何深刻地塑造一个地区的语言地图🗺️#历史人文
2025-10-20
00:09:08
晋藩屏翰:宁武关 见证明末最悲壮一战 宁武关位于山西忻州市宁武县的宁武关坐落于管涔山与吕梁山夹峙的恢河河谷,扼守游牧民族南下太原的“宁武孔道”咽喉,是明代晋北防线的关键要塞。关城呈凤凰展翅布局,又称“凤凰城”,由内城、东关、西关及宁文堡组成梯次防御。城墙高10米,辅以深阔护城河与九道严密管控的关门,凭借山河之险,构成坚固的防御体系。1644年,李自成率六万大军来攻,守将周遇吉仅以六千军民血战七昼夜。顺军以“蚁附”战术驱民掘墙,最终炸开城墙。周遇吉巷战力竭被俘,不屈就义;其妻刘氏率女眷焚身殉国。此战顺军折损
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