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街道信义村 原名洗泥村,相传刘秀在京城太学求学时,王莽篡汉,刘秀被追杀,逃亡途中路过此地,在村东的涝池洗净脚上的泥巴,后来刘秀做了东汉开国皇帝,此地便被称为洗泥村,后因“洗泥”发音演变,且当地民风淳朴,村民以信义为本,遂改名为信义村。#乡愁记忆#美丽乡村#村名由来 #返乡创业青年

来源:抖音 2025-10-13

猜你喜欢

安新县磁白村的传说 相传磁白村原名许有村,东汉时期,刘秀被打败后逃到此处,当时天已黎明,天空呈现出磁片一样的白色,于是人们便取村名磁白。还有一种说法是,该村原叫 “磁泊”,因村北有一条原名为磁河的小河,河的南岸有一个小码头,船只在此靠岸停泊,后来河道干涸,后人便把 “泊” 字的三点水去掉,称为 “磁白”。
2025-09-27
东城,据颖州志记载:“相传唐置府兵,分戍于此,筑城屯营, 遂名东城”。南有点将台,营园子18个,西有黄巢寺,北有沈大庙。后为村、公社、乡驻地,随近有牛香铺、吴庙、刘药铺、康楼等村庄。#利辛#地名背后是家乡 #历史#古代文化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
2025-09-04
泰顺上交垟村有丰富多样的故事,涵盖家族迁徙、建筑营建、历史防御等方面,具体如下: - 家族迁徙与定居: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福建泉州府同安县曾氏家族因不满当地“悍而诈”的风俗,由拱辰公带领浮海至瓯,经人介绍得知泰顺为乐土,考察后觉此地“四山环抱,二水萦回,有良田美池桑麻竹木之盛”,遂阖家迁徙至此定居。 - 土楼营建故事:上交垟村的水城厝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曾氏家族以家庙为圆心,扇形扩建水城厝,形成相对封闭的血缘村落。其建造初衷是为了抵御盗贼与外敌入侵。而土楼则建于清咸丰八年(1858
2025-08-31
五虎上将的黄忠,就这么留在了成都地图上! 在成都有这么一个地儿,地铁站叫黄忠站,马路叫做黄忠路、小区叫做黄忠小区,菜市场叫做黄忠市场、街叫做黄忠街。没错这里的黄忠正是那个曾经跟关羽大战一百回合难分胜负的,后来帮刘备夺取益州和汉中的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而这里为什么都以黄忠命名,相传清代一位农民在此地耕地时发现了一块纪念黄忠的墓碑,清代官员就以此为基础修建了黄忠墓和纪念他黄忠祠,这里的村落也改名为黄忠村。后来这些祠墓也都陆续消失了,现在这里建了黄忠祠游园,而公园、地铁、街道、马路以黄忠命名,也使这位老英雄的名
2025-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