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七年,长安桃花盛开,五十八岁的鄂国公#尉迟恭 虽体格尚健,却因校场试箭臂酸,见太宗拟绘凌烟阁功臣像,决意隐退,上书乞骸骨。 太宗召见于太极殿,持折对群臣笑叹:“这黑炭头,当年玄武门一鞭抽飞李元吉,如今倒说‘干不动了’!”又点破他或因侯君集谋反案心有顾虑,最终准其请,仍留国公府、照发俸禄。 归府后,尉迟恭收兵器、凿池养鱼、学弹琵琶,指粗难按弦便自笑,长安人传其“疯癫”。旧部来探多被拒,唯秦琼病重时破例探望,二老将以“君智”“吾怯”互答。 贞观十九年,太宗欲亲征高句丽,尉迟恭忧京畿空虚,上书劝谏,

来源:抖音 2025-10-03

猜你喜欢

同样是儿子都谋反了为什么李承乾没死李佑死了?承乾墓志 早就挖出来了,死于贞观十七年,谋反当年就死了。墓规格很小很寒酸属于宫女水平,墓道最宽的地方只有一米多,陪葬品规格低下,既无镇墓兽也无唐三彩,远远没有达到唐时国公墓的水平。扯什么长孙皇后扯什么太宗爱子,都比不上出土的文物。 到李隆基时期,孙子李适之当宰相多次上书请奏,爷爷李承乾才被迁葬太宗昭陵。太宗自己可没让他陪啊,太宗让他就地埋在流放地。迁葬这次史书记载葬礼非常隆重,然而墓实际却寒酸如此,那李承乾第一次安葬流放地时你猜猜会有多凄凉?太宗至死不原谅他吧,
2025-07-21
00:00:16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2025-11-15
大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1、长孙无忌:约65岁被迫自缢身亡 2、李孝恭:50岁暴病身亡 3、杜如晦:46岁病逝 4、魏征:64岁病逝 5、房玄龄:69岁病逝 6、高士廉:72岁病逝 7、尉迟敬德:74岁病逝 8、李靖:79岁病逝 9、萧瑀:74岁病逝 10、段志玄:45岁病逝 11、刘弘基:69岁病逝 12、屈突通:72岁病逝 13、殷开山:病逝,寿龄不详 14、柴绍:50岁病逝 15、长孙顺德:病逝,寿龄不详 16、张亮:被告谋反斩首,岁数不详 17、侯君集:参与李承乾谋反被杀 18、张公谨:39岁病逝
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