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营”的拼音是:bù bù wéi yíng! “步步为营”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其含义原指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后引申为做事谨慎,稳扎稳打,每走一步都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轻易冒进。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 #ai成语故事#上热门🔥
来源:抖音
2025-09-19
猜你喜欢
步步为营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bù bù wéi yíng,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比喻行动谨慎,防守严密。
2025-09-19
“步步为营”出自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原文为:“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指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后比喻行动谨慎,稳扎稳打。#中华成语故事 原创动画
2025-09-20
步步为营指每一步都像扎营驻军一样稳妥谨慎,比喻做事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急于求成,注重每一个环节的扎实性。 #成语 #成语接龙
2025-09-20
步步为营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 bù bù wéi yíng,最早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
2025-09-20
“步步为营”的成语故事源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战役。 诸葛亮在第六次北伐时,率军出祁山,与司马懿对峙。他深知司马懿善于坚守,为避免粮草短缺和敌军突袭,命令士兵每前进一段距离,就就地扎营、巩固防御,确保营地稳固后再继续推进,始终保持严谨的作战节奏,不给敌军可乘之机。这种“每走一步就设置一道营垒”的战术,后来被概括为“步步为营”。#原创作品 #原创视频 #成语故事 #每日分享
2025-09-19
【晨兢夕厉】为四字汉语成语,拼音标注为"chén jīng xī lì",其核心语义指代终日保持勤勉谨慎的态度。该成语最早见于南朝《宋书·袁粲传》中"晨兢夕厉,每恻于怀"的记载,其中"兢"字表小心谨慎,"厉"字指严格要求。在语法功能上,可作为谓语或宾语使用,多用于处世场景的描述#成语故事 #古诗配画 #寓言故事 #每日更新 #成语学习
2025-09-08
伯乐(拼音:bó lè),原指春秋时期秦国善于相马的孙阳,现引申为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者的代称。其名最早见于《列子·说符》及《庄子·马蹄》,三国曹植《求自试表》、唐代韩愈《杂说》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将其确立为人才选拔的经典隐喻。
2025-09-07
《得寸进尺》 “得寸进尺”原指得到一寸之后,又想进一步得到一尺,后用来比喻贪心不足,得到一点好处后,又想得到更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帮助,从来都是相互的情分,不是本分。对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的人一味退让,只会让对方更加贪婪。守住善良的底线,才是对自己辛苦付出的尊重,也才能看清谁才值得真心相待。#成语故事#小故事大道理#儿童睡前故事#民间故事 #寓言故事
2025-08-03
咫尺万里”的拼音是:zhǐ chǐ wàn lǐ 用“咫尺万里”形容一只大熊,带着种粗粝里的辽阔感。它明明就卧在林间空地上,厚实的熊掌搭在身前,呼哧的喘息都清晰可闻(咫尺之间),可那沉默的模样里,却像铺展着整片荒野—— 或许是它抬眼望向密林深处时,眼神里藏着对雪山、苔原的记忆,仿佛下一秒就能踏过溪流、穿过针叶林,把万里荒原都纳入领地;又或是它挪动身躯时,那沉甸甸的步伐像在丈量大地,每一步都带着原始的力量,明明困在眼前这方林地,却自有“坐拥万里旷野”的气场。#成语故事 #咫尺万里
2025-08-14
十年北伐志,六出祁山心,半生筹谋沥血,竟败于一场骤雨。此刻立于雨中的诸葛亮,闭目沉默间,没说一个字,却满是道不尽的无奈、不甘、落寞、更是无人可诉的孤独与意难平。 人算终难敌天算!曾以为步步为营能逆天改命,到头来才知,人生时也,命也,运也。看似每一步皆是抉择,实则早有天命暗定。 少年时拉满弓,何曾惧过岁月风?可如今东风破了壮志,赤子之心再难寻。这雨,淋透了铠甲,也浇灭了毕生希望。 #诸葛亮 #上方谷火烧司马懿 #谁懂丞相的意难平? #谁懂丞相的孤独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2025-09-18
小学
初中
高中
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