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背了千年骂名,却用一条运河造福了后世子孙。 这条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使中华帝国真正实现了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血脉相通。唐宋盛世,运河上“商旅往返,船乘不绝”;明清时期,年漕运量达400万石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经济大动脉。 运河不仅输送粮食,更流通文化。南北技艺在此交融,各地商帮在此汇聚,城镇沿河兴起,文明因水繁荣。可以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后来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文化的高度统一。 #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 #运河 #隋炀帝 #隋炀

来源:抖音 2025-09-20

猜你喜欢

00:00:36
这就是隋炀帝不惜一切代价修建的大运河!#京杭大运河 #旅行大玩家
2025-11-01
00:00:15
🌊在古代,京杭大运河 = 高铁网 + 长江航运 + 南水北调 + 全国电网 + 互联网文化传播 + 战略投送体系。 所有这些功能,在古代被一条人工水道承担,这就是京杭大运河被称为 “古代最伟大工程之一” 的原因。 #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 #运河 #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
2025-10-17
00:00:21
这就是隋炀帝杨广在公元605年,不惜一切代价动用大量民工修建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杨广 #内容启发搜索
2025-10-28
🔥江苏是因运河而兴,从北到南,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这8座运河城市全部位列全国百强👍🏻👍🏻 #江苏 #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 #江苏十三太保 #江苏dou知道
2025-08-25
贵州,又在谋划一项超级工程,它就是“渝黔桂”大运河 “渝黔桂”运河是一条连接长江与珠江水系上游的人工运河。初步设想是,北起乌江支流三岔河,南连珠江水系源头北盘江,最终经由红水河和西江连接平陆运河通向大海,总长约1200公里。为贵州打通一条出海新通道,从根本上扭转贵州“不沿边、不靠海”的劣势,为贵州提供一条低成本、大运量的出海通道。#渝黔桂运河 #山水派 #山水派说
2025-08-30
🔥春秋吴王夫差为打齐国,先在扬州挖了邗沟当“第一段”; 隋炀帝更狠,把山东河南的河全连起来,从杭州到北京直接通航; 元朝人把弯的河道拉直,才有了现在这条“八百里黄金线”。 它驮过江南的米、塞北的煤,连苏州的评弹班子都坐船去北京说书。 ✅有些智慧,藏在水里,也流在咱血脉里。 #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 #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江苏段
2025-08-07
🔥隋炀帝杨广征发两百万民夫,耗时六载,以血汗为墨、以人力为凿,终将黄河的磅礴、长江的浩瀚、淮河的温软、钱塘的灵韵,编织成一条纵贯华夏的生命脉络。世人多斥其骄奢淫逸,却未曾细想——这条千里长河承载的何止是帝王龙舟上的锦帆绣幕?它更是江南的稻粱、塞北的骏骑、商队的驼铃、骚客的词章,在南北之间铺就了一条流动的文明血脉。两千里的怒涛之下,长眠着万千枯骨,却也托举出唐宋的昌隆、元明的兴盛。 #京杭大运河 #大运河 #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
2025-08-11
看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才明白什么是“罪在当代,利在千秋”😲 隋炀帝杨广:一个以雄才践踏山河,用野心焚尽民力的帝王,功业与暴政在史册间撕裂成永恒的争议。 位置补充: 谏壁船闸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谏壁镇西南,京杭运河苏南段入江口门处,是苏南运河唯一直达通江的口门船闸 素有“江南第一闸”之称,江苏省最美运河地标之一 当前运行状态 一线闸扩容改造中(预计2025年完工),二线闸单闸运行 #大疆无人机 #航拍 #航拍 #京杭大运河 #船闸
2025-08-30
博物馆遛娃记之宿州博物馆!(3)#北上广宿 没错!北上广➠宿州!曾经隋唐时期的宿州可谓是运河上一颗明珠,宿州在历史上的发展最高峰出现在隋唐时期,这一时期其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运河交通优势,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节点。隋唐时期,宿州所在的区域因大运河(通济渠段)的开凿而崛起。作为运河沿岸的重要城市,这里成为南北物资运输的关键中转站,商旅往来频繁,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得到极大发展。当时宿州不仅是军事重镇,负责保障运河安全,还因交通便利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形成了繁荣的城镇格局,是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2025-07-29
扬州是不是江南?背后的历史渊源更值得挖掘,更重要的是扬州有属于自己的风流与风骨!从秦汉广陵到隋唐后的运河枢纽,扬州自古是南北交汇、文化融合之地。这里见证了王朝兴衰、文化激荡,熔铸了中原正统、江南风雅与壮烈气节,运河滋养了繁华,战火淬炼了风骨,大运河赋予扬州魅力,也让扬州有了自己独特的城市精神! #漫聊扬州 #文脉里的中国 #扬州
2025-07-21
一口气看懂江湖锁钥江西九江城的历史变迁 九江城始于西汉灌婴所筑“湓口城”,位于湓水入江处,面积仅0.7平方公里,初为军事要塞。三国时属柴桑县,周瑜曾在此练兵。南北朝后,因江北寻阳、江南柴桑相继损毁,隋朝将两县治所迁至湓口,改名江州,并设浔阳县,城北江段得名“浔阳江”。唐宋时扩建为子城与罗城并联,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在此写下《琵琶行》。明代朱元璋改称“九江府”,城墙扩至周长6.5公里,开七门,成为“七省通衢”之要地。清代遭战火重创,咸丰年间开埠设租界,商贸复兴。1914年德化县改名九江县,后城墙多数拆除,今仅
2025-09-07
00:07:52
一口气看懂镇江城的千年历史变迁 江苏镇江府城源起三国,孙权筑铁瓮城于高丘,此为“京口”地名由来,兼具江海防之利。东晋衣冠南渡,于此设侨郡,从军事堡垒跃为战略前线。隋唐时,因大运河与长江在此交汇,城改润州,升格为全国漕运枢纽,城郭向西拓展,形成三城联防体系。北宋末,江岸东移,取“镇抚江防”之意,改称镇江府,名定千年。南宋时,为抗金前线,修筑周长11公里的宏大“罗城”。元明之际,城垣缩建,形成“一城四门,两关锁水”的稳固格局,运河穿行,维系漕运命脉。清代增筑满城,但太平天国之战重创城市,西方租界随之开辟,城市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