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濮州,州治在今山东菏泽市鄄城县旧城镇。明景泰三年(1452年),因黄河水患,濮州徙治王村(今河南省范县濮城镇),属山东东昌府。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降为散州,改属山东曹州府。1913年1月,濮州改为濮县,1956年3月,濮县撤销,辖区划归山东省范县,后范县划归河南省。濮州故城面积约114公顷,城墙基本保存完好,最高处达10余米,为黄土分层夯筑而成,绵延4公里。城墙外有护城河,风光旖旎。#城市记忆
来源:抖音
2025-09-09
猜你喜欢
1987年诸城撤县建市,诸城之名始于公元598年,前身为东武县,历史上曾作为郡治(琅琊郡)、州治(密州)所在地。#诸城 #城市记忆
2025-08-10
利辛县张村镇历史上曾称为“文州”! 唐武德三年(620年)在此置文州,治鲁丘堡,并设立药城县作为州治。四年(621年)废州,改药城县为文城县,因州治位于今利辛县西的张村铺集西高处,故张村镇又称“文州”。 张村镇曾经是文成县城址,成立于唐朝武德年间,距今1300年历史,因汉代“千古谋圣”张良而得名。据唐朝宰相李吉甫所写《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张村一带因盛产芍药,当初名为药城县。传说张良是张村人,唐朝皇帝便以张良的谥号“文成”为名,改药城县为文成县。624年,唐朝版图重新规划区域,文成县撤销,归属城父县管辖(今
2025-07-22
清朝地图集之河南省许州汝州二直隶州全图 本图为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行政区划图, 1、许州直隶州,驻地许州,领长葛、襄城、临颍、郾城,四县。 2、汝州直隶州,驻地汝州,领郏县、宝丰、鲁山、伊阳(今汝阳)四县。 汝州许州二直隶州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平顶山市、许昌市、漯河市的范围, 当时叶县、舞阳县(含舞钢市)属南阳府管辖, 禹州、鄢陵县属开封府管辖。 #图说历史 #许昌 #平顶山 #漯河 #河南dou知道
2025-09-11
了不起的先祖!先祖原江西吉州龙城(今江西省吉水县八都镇)人,元末明初军人,为朱元璋建立明朝作出贡献,因避鄱阳湖之战而西迁至云南北胜州(今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在当地娶妻生子,洪武十三年(1380年)偕二子内迁湖南湘乡县,十多年后逝世#缅怀#韶山
2025-07-29
南阳府全图,宣统三年,南阳府全图 南阳府下辖南阳县(今卧龙区、宛城区)、南召县、新野县、裕州(今方城县)、叶县、舞阳县、唐县(今唐河县)、泌阳县、桐柏县、邓州(今邓州市)、镇平县、内乡县。 淅川厅于光绪三十年升格为省辖直隶厅,脱离南阳府管辖。 #地图 #南阳资讯 #南阳 #地理知识 #历史地图
2025-09-10
陈州府全图 清宣统三年(1911年)陈州府行政区划全图 陈州府原为开封府散州, 雍正二年(1724年)升陈州为直隶州,领西华、项城、商水、沈丘四县。 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为陈州府,增设淮宁县为府治,并将太康、扶沟两县划入管辖。 视频中为宣统三年区划图,辖淮宁、商水、项城、沈丘、太康、扶沟、西华七县。 民国二年(1913年)裁撤陈州府,淮宁县改为淮阳县。 民国三年,归属开封道。 民国二十年(1931年)8月,设为河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0月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6月1日,日军
2025-09-12
这是民国时期日本剑蝶咸阳县地图,民国三年(1914年)测绘信息,昭和十三年(1938年)制图。比例尺为50000:1。此图绘制详细精确,从县城到村镇,有河流、道路、寺庙、城墙,陵墓,还有有地形等高线,土地农作物种类等信息。 周陵、昭陵、成帝陵等古墓,双照、马庄、边方村等乡镇村落都可以看到#历史故事 #图说历史 #地图 #老地图
2025-07-18
伊川区划:1932年,平等、自由两县合并,置伊川县。传神农时,即有伊国之称。 因位置得名。据记载,商相伊尹之母居住于伊河上游(今嵩县境内),并于此生下伊尹,故称伊河。伊河流贯全县,且境内有宋代理学家程伊川之墓,故名伊川。 传神农时,即有伊国之称。尧时称伊侯国。舜时称伊川。夏为《禹贡》豫州伊阙地。周为伊川。战国为伊阙,后改新城。汉惠帝四年(前191),置新城县。北魏为新城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称尹阙县。宋熙宁五年(1072),废县为镇,属伊阳县。绍兴九年(1139),改伊阳县为顺州,后改顺州为嵩州
2025-08-28
八百里水泊梁山,位于原山东省寿张县境内(今山东省梁山县、东平县及河南省台前县交界处),由梁山、青龙山、凤凰山、龟山四主峰和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黄山等七支脉组成,占地面积500平方公里#地理知识 #卫星地图 #旅行推荐官
2025-09-04
一口气看懂江湖锁钥江西九江城的历史变迁 九江城始于西汉灌婴所筑“湓口城”,位于湓水入江处,面积仅0.7平方公里,初为军事要塞。三国时属柴桑县,周瑜曾在此练兵。南北朝后,因江北寻阳、江南柴桑相继损毁,隋朝将两县治所迁至湓口,改名江州,并设浔阳县,城北江段得名“浔阳江”。唐宋时扩建为子城与罗城并联,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在此写下《琵琶行》。明代朱元璋改称“九江府”,城墙扩至周长6.5公里,开七门,成为“七省通衢”之要地。清代遭战火重创,咸丰年间开埠设租界,商贸复兴。1914年德化县改名九江县,后城墙多数拆除,今仅
2025-09-07
东昏县城遗址:兰考之地,历史悠久,其最早为春秋时期的郑国户牖邑;秦始皇东巡时改为东昏;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在此地建县,定名为东昏县,县治在今兰考县谷营镇樊寨村南、朱场村东。后王莽以“东昏”名不嘉改为东明县;东汉光武帝复改东明为东昏;三国魏文帝废东昏县,地入济阳、外黄县;宋复置东明县;金析东明县黄河南为兰阳县和仪封县。 元至正十七年东昏故城为黄河所圮。#历史古迹 #东昏 #秦始皇 #兰考 #黄河最后一道湾
2025-09-06
汝阳区划地名因位置而得名: 明成化十二年(1476),析嵩县东四保十二里和汝州西南隅置伊阳县。后因与宜阳县之"宜"谐音。于1959年,以县城在北汝河北岸,改称汝阳县。 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息。炎帝时为上世国。黄帝时为汝滂化国。夏禹时划归豫州。在汝河、杜康河、柳沟河两岸先后形成涂山氏、莘氏、戈氏、有巢氏、蛮氏聚、广成聚、恽狐聚、阳人聚、霍阳聚、大解,小解等聚落。商代属王畿之地。周代设周平城,后为蛮子国,属周王畿地。战国时蛮子国被楚国占领,其地归楚,后归晋,最后属韩。秦置蛮中县(今汝阳城)和梁县(今圣王台),
2025-08-25
小学
初中
高中
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