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次播放 34:43

A6四、道家人生态度——慎终如始,无为故不败;无执故无失

来源:西瓜 小生有理 2024-11-18

猜你喜欢

为何提倡清静:道教认为:“清静”是“道”的根本。万物只有在“清静”的状态中,“道”才会显现。于是,“清静”成了道教教义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种思想,追根寻源,还是出自《道德经》。 《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道教强调“清静”,目的是为了“真思志道,学知清静”。《老子想尔注》主张:“人法天地,故不得燥处,常清静为务”。还指出:“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止”。这是说,学道的人只有“无欲”而“清静”,才算符合“道”的规律,才有可能得道。道教认为,学道者只有先做到了“寡欲”和“无为”,才
2025-05-16
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就了四大名山道埸,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场,浙江普陀山的观音道场,四川峨嵋山的普贤道场和安徽九华山的地藏道场地,故称为“佛教四大名山”,而且从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文殊菩萨 #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愿世间无灾无难无病苦
2025-05-17
高僧不毁道,高道不贬僧。 智者如日月并行,各耀其光而不相碍; 愚者似冰炭相攻,互噬其力两败俱伤。 红花白藕青荷叶,三般模样一脉生: 佛说 “缘起性空”,道言 “自然无为”, 看似殊途,实则同归: 佛之空破执念,道之无离分别,皆指向本心清明。 奈何世人却迷于名利阱,困于人我执: 硬弩弦先断,钢刀口易伤; 闲舌惹风波,狠心招业障。 且观天地万象: 春日杨柳绿,秋风菊花黄, 荣华三更梦,富贵九月霜。 老病死生无人替,酸甜苦辣自承当! 当悟: 佛家之境,忍辱柔和,随缘自适, 道家之妙,知白守黑,和光同尘, 虚
2025-06-05
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 帝君曰:人生在世,贵尽忠孝节义等事,方于人道无愧,可立于天地之间;若不尽忠孝节义等事,身虽在世,其心已死,是谓偷生。凡人心即神,神即心;无愧心,无愧神;若是欺心,便是欺神。故君子三畏四知,以慎其独。勿谓暗室可欺,屋漏可愧;一动一静,神明鉴察;十目十手,理所必至。况报应昭彰,不爽毫发。淫为万恶首,孝为百行原。但有逆理于心有愧者,勿谓有利而行之;凡有合理于心无愧者,勿谓无利而不行。若负吾教,请试吾刀。 #道教 #传统文化 #关圣帝君 #关羽 #每天认识一位神仙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