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因何长销? 余华先用时间差解决了角色代入的问题
《活着》发表于1992 年
当时能买文学杂志或单行本的读者
是能代入福贵视角的
而真正在那个年代生活过的人
很有可能会抵触福贵地主的身份
其次余华很擅长写悲剧故事
他写人物的苦不是让人哭着说苦呀苦
但凡书中的人物能哭出来或者喊出来
读者可能都不会这么难受
这种处理方式让我想起了
电影《忠犬八公》里的小狗
它只是在等主人
但观众不一样
观众知道它永远都等不到
于是八公的身上就多了悲剧的韵味
《活着》这本书更高明的是
不管是亲人离世还是被时代所裹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