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次播放 23:14

他是后唐名将,击退三十万契丹军队,最终却被主公李存勖坑死

来源:西瓜 芝麻胡胡(居家版) 2024-11-07

猜你喜欢

03:53
他本是抗日名将,却被老蒋安上莫须有罪名,最终遗憾度过半生
宁宁纪实者
2024-09-18
后唐宦官张居翰以改诏救千人”闻名:后唐庄宗李存勖曾下令诛杀降蜀王衍一行千人,他冒险将诏书中的“行”改为“家”,仅杀王衍一家而救下其余随行人员。这一行为被欧阳修等史家赞为“君子之举”。#张居翰 #后唐 #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
2025-08-11
史上“最可敬”的太监指的是后唐的张居翰,他在宣读圣旨时故意念错一字救下近千人的故事,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据史料记载,公元926年,后唐庄宗李存勖派宦官向延嗣带诏书前往诛杀投降的前蜀君主王衍一行人,诏书内容为“王衍一行,并宜杀戮”。当时担任枢密使的张居翰认为李存勖此举有违之前赦免王衍的承诺,且太过残忍,于是将诏书中的“行”字改为“家”字,使得王衍的宗族、百官及其奴婢等近千人得以幸免。 这一事迹在《旧五代史·张居翰传》中有明确记载:“庄宗令诛王衍,居翰以诸军犹未发,乃从容白曰:‘王衍已降,宜加宽宥,以劝来者
2025-09-01
要知道,古代假传圣旨可是死罪,张居翰为何敢冒如此大风险去救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公元926年,王衍主动投降归顺,然后李存勖却被奸臣误导,偏要斩草除根,将王衍身边的人全部处死,并将一封写着“王衍一行,并宜杀戮”的圣旨递给了张居翰。张居翰看后甚觉可惜,都已经投降的人为何还要斩杀?于是张居翰选择了顺应自己的良心,将圣旨里的“行”改成了“家”,一行人变为了一家人。虽说改了一个字,王衍一家人还是要被杀头,但是那一千多与王衍有关的侍从却免于杀害。就这样,张居翰以一己之力救下了1000多个性命,简直是菩萨心肠。而李存勖由于
2025-09-10
霍去病墓与匈奴王子金日磾墓相邻相守,这处历史遗存恰是汉代民族融合与大一统思想的生动见证。霍去病身为大汉名将,凭赫赫战功击退匈奴、拓土安疆,是王朝巩固大一统的象征;金日磾本为匈奴休屠王太子,降汉后却以忠诚与才干获汉武帝信任,最终成为辅佐昭帝的重臣,打破了族群间的壁垒。 昔日战场两端的人物,身后墓地相邻,不再有汉匈之别,只剩同为华夏历史参与者的印记。这正体现了汉代大一统的深层内涵——它并非单纯的军事统一,更在于以包容胸怀吸纳各民族贤才,让不同族群在王朝框架下共生共荣。两座古墓静静相望,见证着古代中国从多元族
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