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次播放 12:01

雍正这道圣旨,堪称史上最不严肃,但细看之后颇为尊敬

来源:西瓜 淡然 2024-09-17

猜你喜欢

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这句话放在刘墉身上,就显得没有很大的效用了。有一次,进宫觐见乾隆的刘墉因为耿直的原因,说了一些让乾隆不是很欢喜的话。乾隆发了一道让刘墉跳河自尽的圣旨。而刘墉在接到这道圣旨之后,既没有大惊失色,又没有跪地求饶,他冷静地接下了这道圣旨,回家洗了个热水澡,就顶着一头湿发又一次面见了乾隆。此时,乾隆在看着面前头发还在往下滴水的刘墉,也是不明白刘墉到底要搞什么名堂。其实,乾隆在看到刘墉没有真正跳河时,心中是万分高兴的。但是身为臣子,刘墉确实是抗旨了。因此,乾隆只是在心中窃喜,面上还是
2025-05-08
俗话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这句话放在刘墉身上,就显得没有很大的效用了。有一次,进宫觐见乾隆的刘墉因为耿直的原因,说了一些让乾隆不是很欢喜的话。乾隆发了一道让刘墉跳河自尽的圣旨,而刘墉在接到这道圣旨之后,既没有大惊失色,也没有跪地求饶,他冷静地接下了这道圣旨。回家洗了个热水澡,就顶着一头湿发又一次面见了乾隆。此时,乾隆在看着面前头发还在往下滴水的刘墉,也是不明白刘墉到底要搞什么名堂。其实,乾隆在看到刘墉没有真正跳河时,心中是万分高兴的。但是身为臣子,刘墉确实是抗旨了。因此,乾隆只是在心中窃喜,面上还是
2025-05-09
这位被誉为史上“最可敬”的太监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张居翰。他在宣读圣旨时,冒着欺君之罪的风险,巧妙改动一字,挽救了近千条无辜生命,成为封建时代人性光辉的典范。 公元925年,后蜀君主王衍投降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存勖起初承诺“列土而封”,但次年因李嗣源叛乱,听信谗言决定诛杀王衍及其随行人员。 残酷圣旨:圣旨原文为“王衍一行,全部诛杀”,涉及王衍宗族、百官、仆从等上千人。 一字之改:张居翰将“行”改为“家”,使诛杀范围从“王衍一行人”缩至“王衍一家人”,仅处决王衍直系亲属,其余千余人得以活命。 他目睹战乱中百姓
2025-05-28
#即梦AI 张廷玉好歹是三朝元老,乾隆为何要抄他的家?当年雍正遗诏一出的时候,张廷玉就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妙了 因为雍正太给他面子了,已经触犯了乾隆的底线。而乾隆虽然捏着鼻子认为,心里肯定不爽 乾隆准他退休,结果他让儿子来谢恩,这一下就惹翻了乾隆,新账旧账一起算 其实这都是张廷玉的自保之局,让儿子接圣旨是给乾隆一个出气的机会 这股邪火不在他活着的时候出尽了,等他安享晚年之后就该轮到他子孙受苦了,所以他自己苦就苦点了。#张廷玉#历史人物
2025-06-06
韦虎出山,寸草不生 #韦睿 #资治通鉴 #钟离之战 #凤阳 韦睿是南朝最强人才,442年~520年9月20日 ,字怀文。祖籍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祖辈迁到襄阳 。南北朝时期南梁名将,西汉丞相韦贤之后,前秦青州刺史韦钟玄孙。韦睿仁民爱物,虽体弱不能骑马,只能乘板舆督战,但肯与士卒同甘共苦,军法严明,故能屡战克捷。北魏人对其颇为畏惧,称他为“韦虎”。一生廉洁,家无余财。待人宽惠恭谨,为梁武帝所敬重。《南史》称其“与裴邃俱为梁世名将,余人莫及”。明代杨慎亦称其为“六朝人才”之冠。 钟离一战,他和曹
202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