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次播放 00:24

大召寺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 部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 (1579年

来源:西瓜 极客橙子5O6 2024-09-11

猜你喜欢

01:05
#抖音热点宝 #呼和浩特酒店推荐 #大召寺 #藏传佛教#明代 #古寺
风姿卓越骆驼祥子
2024-08-26
06:21
呼和浩特大召寺旁四景,终极一景蒙古风情!
小羽带你看世界
2024-10-08
01:04
内蒙古——武当寺村 在内蒙古,有一个地方叫做五当召村
正直大白录
2024-11-10
「蒙古传奇女性三娘子服侍祖孙三代汗王」 三娘子是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的夫人,其婚姻经历深刻体现了蒙古族传统的收继婚制及其政治功能。她初嫁年迈的俺答汗,凭借非凡的政治智慧和才能,成为其重要助手,共同推动土默特部强盛,并促成了明蒙和议,实现边贸互市。俺答汗去世后,依据收继婚俗,三娘子应嫁予俺答汗的长子兼继承人黄台吉。虽初期因权力矛盾与个人意愿有所抗拒,但在明朝居中调解及维护部落稳定与明蒙和平的大局考量下,三娘子最终与黄台吉成婚,继续辅佐新汗执政。 不久后,黄台吉病逝,收继婚制再次启动。三娘子继而嫁予黄台
2025-08-15
满都海是明代蒙古土默特部杰出的女性领袖,她在丈夫去世后,为维护蒙古部落统一,主动下嫁年仅7岁的黄金家族后裔巴图蒙克(即后来的达延汗),并辅佐他统一蒙古各部。 这一婚姻决策的核心目的是通过联姻巩固黄金家族的统治地位,避免部落分裂。满都海以“监护人”和“领导者”的双重身份,在巴图蒙克成年前主持部落事务,多次率军征战,为蒙古草原的短暂统一奠定了基础,是蒙古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女性人物。#满都海#蒙古#历史#Ai#历史故事
2025-08-23
满都海最初是蒙古大汗满都鲁的小哈屯,1479 年满都鲁去世且无子嗣,汗位空悬,权臣亦思马因等对汗位虎视眈眈。按当时蒙古传统,哪个部落首领娶了身为汗后的满都海,便有机会掌握汗位继承权。诸多部落首领向她求亲,但均被满都海拒绝。为使汗权不旁落非成吉思汗后裔之手,她决定嫁给黄金家族仅存的嫡裔巴图蒙克。 明成化十六年(1480 年),33 岁的满都海毅然嫁给 7 岁的巴图蒙克,并扶其登上大汗位,称达延汗。她给巴图蒙克穿上厚底高靴,举行特殊仪式后宣誓成婚,以行动捍卫汗统。 两人后来育有七子一女,进一步巩固了达延汗的家
2025-08-14
铁瓦殿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年,原名“离尘寺”,清咸丰七年铸制千斤铁瓦覆盖主殿而得名“铁瓦殿”。海拔2128米,传言是张三丰在陕南修炼的道场,但这并无史实依据。#汉阴铁瓦殿
2025-08-08
满都海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蒙古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政治家、军事领袖。她原为蒙古汪古部人,嫁给蒙古大汗满都鲁后成为可敦(皇后)。在满都鲁去世且无子嗣的情况下,她以过人的胆识与魄力,打破传统,毅然嫁给年幼的达延汗巴图蒙克,并辅佐他统一分裂的蒙古各部,重振黄金家族的权威。满都海不仅在政治上展现出卓越的谋略,还多次亲自率军征战,平定叛乱,为蒙古的统一与稳定立下汗马功劳,被后世尊为蒙古历史上的杰出女性代表。
2025-08-13
成吉思汗(铁木真)是12世纪末蒙古高原的杰出首领,统一蒙古各部后建立蒙古帝国,其活动核心在漠北(今蒙古国及中国内蒙古一带)。他生前未直接统治中原,当时“中国”主要指中原王朝及传统疆域,因此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君主”。 元朝由其孙忽必烈建立,定都大都(今北京),推行汉化,被视为中国正统王朝之一,但元朝只是蒙古帝国分裂后的汗国之一,二者不能等同。 历史人物归属不能以现代疆域倒推古代。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英雄,对中国北方及欧亚有深远影响,是中国北方民族史和世界史共同关注的人物,但从严格历史定位看,他主要是蒙古
2025-08-05
瑞典战俘造就中亚火药帝国:准噶尔用欧洲重炮技术反杀清朝 1690年,康熙帝发动第三次亲征,迫使准噶尔汗国退守西域。噶尔丹败亡后,其侄策妄阿拉布坦继任大汗,采取对清廷暂时妥协的策略,同时向中亚扩张,先后吞并哈萨克汗国部分领土。至18世纪初,准噶尔汗国已崛起为中亚地区重要政治势力。 1709年,沙俄在北方战争中击败瑞典,俘虏包括炮兵准尉古斯塔夫·列纳特在内的军事人员。1716年,沙俄组织远征军西进中亚,其3000人部队在准噶尔境内遭遇大策凌敦多布指挥的万余骑兵伏击,古斯塔夫·列纳特等炮兵技术人员被俘。策妄阿
2025-05-25
大策凌敦多布的“亚梅什湖之战”让沙俄80年不敢南下 1715年,准噶尔大汗策妄阿喇布坦针对沙俄对准噶尔汗国北部边疆的军事渗透,展开了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反击行动。是年冬,沙俄西伯利亚总督布赫戈利茨(Ivan Buchholz)奉彼得彼得大帝密令,率精锐哥萨克骑兵沿额尔齐斯河深入到中游左岸的亚梅什湖。该湖既商道枢纽,亦为准噶尔人构筑的“阿尔泰防线”核心节点,其得失直接关乎爱玛克五千帐牧民的控制权。 面对沙俄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策妄阿拉布坦命令大策凌敦多布(Tsereng-Dondov)为统帅,率骑兵万余出击
2025-05-26
昭莫多之战,清准战略决战与火器时代的军事碰撞 1696年,清帝国与准噶尔汗国在漠北昭莫多(蒙古语"林木茂密之地",即明代史料所载"忽兰忽失温")展开战略决战。 1414年(明永乐十二年),明成祖朱棣在昭莫多指挥"忽兰忽失温之战",以神机营火器击溃阿鲁台蒙古联军。 时隔282年,清军西路统帅费扬古在此地又和噶尔丹狭路相逢,满洲正白旗前锋参领硕岱率先领精骑实施"诈败诱敌",依托"三撤三伏"战术将准军引入预设战场。绿营镇标中军孙思克部据守山脊,利用地形优势构筑"拒马-火器-冷兵器"复合防御工事。京师火器营则
202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