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区划地名因位置而得名: 明成化十二年(1476),析嵩县东四保十二里和汝州西南隅置伊阳县。后因与宜阳县之"宜"谐音。于1959年,以县城在北汝河北岸,改称汝阳县。 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生息。炎帝时为上世国。黄帝时为汝滂化国。夏禹时划归豫州。在汝河、杜康河、柳沟河两岸先后形成涂山氏、莘氏、戈氏、有巢氏、蛮氏聚、广成聚、恽狐聚、阳人聚、霍阳聚、大解,小解等聚落。商代属王畿之地。周代设周平城,后为蛮子国,属周王畿地。战国时蛮子国被楚国占领,其地归楚,后归晋,最后属韩。秦置蛮中县(今汝阳城)和梁县(今圣王台),

来源:抖音 2025-08-25

猜你喜欢

09:08
一个坏和尚和一个老好人 河阳易主 诸葛氏退出历史舞台 #李罕之 #张全义 #诸葛爽 #河阳 #刘经
老笨蛋说史
2024-09-13
伊川区划:1932年,平等、自由两县合并,置伊川县。传神农时,即有伊国之称。 因位置得名。据记载,商相伊尹之母居住于伊河上游(今嵩县境内),并于此生下伊尹,故称伊河。伊河流贯全县,且境内有宋代理学家程伊川之墓,故名伊川。 传神农时,即有伊国之称。尧时称伊侯国。舜时称伊川。夏为《禹贡》豫州伊阙地。周为伊川。战国为伊阙,后改新城。汉惠帝四年(前191),置新城县。北魏为新城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称尹阙县。宋熙宁五年(1072),废县为镇,属伊阳县。绍兴九年(1139),改伊阳县为顺州,后改顺州为嵩州
2025-08-28
许昌襄城县,汝河畔2600年的老城,城西的瓮城却是如此的存在 #寻找中国最美城市 #这是属于我的梦中情城 #梦中情城藏着我的家国情怀 #襄城县 #襄城
2025-09-05
00:36
7月28日,一起走进镇远古城,游㵲阳河、看赛龙舟。#屯堡家国六百年#、#李秀媛带你来贵州看明朝#、#穿越贵州600年#、#我从贵州屯堡回到明朝#
晨视频
2025-07-28
9月13日(采访),淄博国女士花费30万元购买带有宠物模式的极氪001汽车,外出时两只狗在车内死亡。4S店:已调取客户操作记录,属个人操作导致,出于客户关怀赔偿500元。
2025-09-13
当王林得知四师姐赵欣梦的修为其实不止是婴变后期,而是达到了阳实之境时,他的反应究竟有多夸张呢?#仙逆 #国漫
2025-09-08
00:09
7月8日(采访时间),河南周口。#暑假工不忙时,#辅导老板家孩子写作业。老板:谁说暑假工不行,他们都非常懂事,感觉自己赚到了,性价比极高!(来源:国+社区|编辑:李楠|校对:田宇阳)
晨视频
2025-07-09
金国灭亡时(1234年),金哀宗皇后徒单氏(史称“哀宗皇后”,无具体名字记载)与其他皇室成员一同被蒙古军队俘虏,最终下落史书无明确详载,推测结局悲惨,大概率被押往蒙古草原后不知所终。#历史#历史冷知识#历史知多少#历史故事
2025-09-08
#湖南省 最北(壶瓶山镇)到最南(河路口镇)直线有多远?湖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地处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又因湘江贯穿全境而简称“湘”。全省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21%,居全国第10位。截至2022年末,常住人口6604万人,城镇化率60.31%。湖南省下辖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省会长沙市。湖南自古盛植木芙蓉,五代时就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说,因此又有“芙蓉国”之称。 湖南历史悠久,唐代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代置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
2025-09-14
一口气看懂南阳城(宛城)3000年的历史变迁 南阳城源头为春秋所筑“宛城”,位于南阳盆地中心,依山临水,为中原通江汉咽喉,历属申、韩、秦。秦昭王置南阳郡,治所宛城,取“中国之南,阳地”之意,宛城升为郡城。两汉时宛城为“天下第一郡城”,辖36县。凭借冶铁“富冠海内”,跻身五大都会。刘玄于此称帝(23年),刘秀起家于此,东汉时升格“帝乡”、“南都”,名人辈出(张衡、张仲景等)。南北朝时宛城几成废墟,失去郡城地位,县名改“上宛”。隋废南阳郡,上宛县更名“南阳县”,隶属邓州,城名遂为“南阳城”。在汉城西南隅重建新
2025-08-15
很多人问我们湖北的怎么跑到河南来治病了,况且我老公也是武汉某三甲医院的医生。只能说食管这个病有蛮大地域性特点,先天因素不大,河南是国内食管高发地,这个病在这边很常见,他们这方面经验很丰富,我爸的生活习惯跟这边很像,喜欢喝酒吃烫食等,今天术后第10天,还没让进水,血管也堵了,现在重新置管,老遭罪了,我们也跟着揪心,又想让他能快点进食,又怕他没恢复好。
2025-09-15
一口气看懂江湖锁钥江西九江城的历史变迁 九江城始于西汉灌婴所筑“湓口城”,位于湓水入江处,面积仅0.7平方公里,初为军事要塞。三国时属柴桑县,周瑜曾在此练兵。南北朝后,因江北寻阳、江南柴桑相继损毁,隋朝将两县治所迁至湓口,改名江州,并设浔阳县,城北江段得名“浔阳江”。唐宋时扩建为子城与罗城并联,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在此写下《琵琶行》。明代朱元璋改称“九江府”,城墙扩至周长6.5公里,开七门,成为“七省通衢”之要地。清代遭战火重创,咸丰年间开埠设租界,商贸复兴。1914年德化县改名九江县,后城墙多数拆除,今仅
2025-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