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阜南县龙王乡清沟沿,有个村庄叫“梓树底下”,它见证了数百年移民史。 据阜南《孟氏家谱》记载,阜南孟氏于元朝至正年间迁颍州之南,始迁为孟子五十三代孙孟之灏,聚居今龙王乡梓树底下。 庄名梓树底下,源于这里曾有一株巨大梓树,冠盖数亩,遮阴避雨。孟氏居此繁衍生息,至今六百余载。 传说明初之时,山东邹城孟氏族长常念迁居颍州亲人。一日洗脸,偶见铜盆映出一棵大树,他以为迁居颍州孟氏必与大树有关。于是派人赴颍州寻访,竟然寻找到巨大梓树以及树底下生活的宗亲。#传承文化 #

来源:抖音 2025-08-26

猜你喜欢

青坑陈家,又名清溪,地处抚州市临川区桐源乡。元朝时期,始迁祖陈千益从罗针郭堆迁居至此。#陈氏家族 #乡愁记忆 #走遍江西
2025-09-11
22:46
武定县11个乡镇历史与现状之环州乡(一)环州李氏土司384年历史
菲菲
2024-11-10
04:40
环州乡(一)环州李氏土司统治300多个村历3朝16代384年
大浪淘沙
2024-11-06
在康熙《颍州志》里有“墨皂飞塔”故事。 墨皂就是今天阜南县地城镇的赵夹道,它是个古老村落,村中曾有一石塔。 大明万历年间,忽一天狂风大作,大雨倾盒。翌日清晨,村民惊呼:石塔顶不见了。众人四处寻找,未见踪迹。 三年后,颍州两名公差送人戍边至云南,惊见墨皂塔顶在滇池边。#历史故事 #传统文化 #古老传说#阜南文史
2025-08-11
阜南县方集镇西部有一处古遗址,叫唐屯城。 明正德《颍州志》记载:唐屯城,在州西南一百七十里龙项湾东,相传南唐时刘仁瞻筑城屯军,以拒刘知远。 龙项湾在今天的方集镇任岗西,任岗所在地即是明代的仁胜岗,是颍州南部七大岗岭之一。仁胜岗之名,就源于南唐刘仁瞻仁义取胜之意。 刘仁瞻,是南唐名将,他率军北渡淮河,在汝水以北屯兵,主要防守后汉皇帝刘知远对南唐的进攻。唐屯城的历史已逾千年。#历史故事 #历史古迹 #传承文化 #阜南文史
2025-09-23
阜南县田集大润河故道上,曾有七星桥。明正德《颍州志》记载:水生七石,拳如北斗,土人架桥其上,曰七星桥。七石实为砂礓盘,百姓用木料搭桥通行,后又以石条搭桥,现不存。 七星桥东南有高大土堆,为西周时期人类聚落遗址,俗称老谷堆。老谷堆自古有庙,传说甚多,民间亦有黄巢故事流传,今为七星公园。#历史古迹 #传承文化 #民间传说 #历史故事 #阜南文史
2025-09-08
今阜南县王化集,元代时为朱家店,明代王姓迁王大寨,至王猛时发达,于是兴王猛集。清朝前期王猛集改称王莽(蟒)集。 谷河北有杏集,原为杏氏兴集,后刘姓迁入,杏氏势微迁出,刘姓兴旺。刘姓以为刘秀后人,于是与王莽集王姓产生矛盾,屡发大规模冲突。至清朝道光年间,朝廷行教化之风,为化解矛盾,平息事态,将王莽集改称王化集。#历史故事 #历史记忆#民间故事 #阜南文史
2025-09-18
阜南县于集街上曾有两座牌坊,一座是清乾隆年间的旌表牌坊,民国时倒塌,尚有残存构件。另一座是明代牌坊,建于明洪武后期,规制较高,雕刻精美,留有照片,残存石狮一对。 明代牌坊上额枋镌有“永著芳徽”四字,下额枋刻有“大明阁学士张显宗之妻倪氏之坊”十四字。两侧主柱对联为“松柏同坚竹筠,乡闾共宠族党”。该牌坊于1963年被毁。 #珍贵影像 #历史古迹 #传承文化 #阜南文史
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