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颚是口腔顶部的骨性与软组织复合结构,由硬腭(前部骨性部分)和软腭(后部肌肉黏膜部分)组成,主要功能为分隔口腔与鼻腔。#每天跟我涨知识 #口腔科普 #口腔 #舌头 #口腔

来源:抖音 2025-08-21

猜你喜欢

00:00:17
口腔知识普及:什么是硬腭和软腭? 硬腭和软腭是口腔顶部的两个部分,共同构成“腭”,分隔口腔与鼻腔。硬腭位于口腔顶部前2/3,主要由上颌骨和腭骨的骨性结构构成,表面覆盖坚硬的黏膜,形态平坦或略呈穹隆状,坚硬稳定,其功能是支撑口腔顶部,辅助咀嚼和吞咽,提供发音共鸣基础。软腭位于口腔顶部后1/3,硬腭的后方,由肌肉、肌腱和黏膜组成,质地柔软且富有弹性,其形态呈垂幔状,后缘游离,中央有悬雍垂。可以在吞咽时封闭鼻腔,防止食物反流;参与发音,调节气流。#你不知道的知识 #口腔科普 #知识分享 #悬雍垂
2025-10-18
00:00:17
口腔知识科普:软腭 软腭是位于口腔顶部后方的一个重要解剖结构,它在吞咽、发音和呼吸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以下是关于软腭的详细解释: 位置与结构: 位置:软腭位于硬腭的后方,占据口腔上部的后1/3区域。 结构:主要由肌肉、肌腱和黏膜组成,质地柔软且具有弹性。其后缘中央有一个向下垂的小突起,称为腭垂(悬雍垂)。 主要功能: 分隔口腔与鼻腔:在吞咽时,软腭会上升并贴合咽喉后壁,防止食物和液体进入鼻腔。 辅助发音:通过调节口腔与鼻腔之间的气流通道,帮助产生不同的语音。 参与呼吸:在呼吸过程中,软腭帮助调控气
2025-10-15
00:00:17
悬雍垂是位于口腔顶部软腭后缘正中向下垂挂的小圆锥体结构,外观呈粉红色、表面光滑,其长度和粗细因人而异,通常在1-4厘米之间。正常情况下颜色呈淡粉红色,与口腔黏膜颜色相近。形状为圆锥形或梨形,表面光滑,质地柔软。位于软腭正中后缘,悬挂在口腔内部,处于舌头上方。因个体差异较大,长度通常在1-4厘米之间,过长可能影响吞咽或发音。悬雍垂的主要功能是协助吞咽和发音,进食时可防止食物进入鼻腔。#知识科普 #口腔科普 #口腔健康 #口腔检查 #悬雍垂
2025-10-23
00:00:17
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位于牙弓内,上为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其结构和功能如下: 腭(顶):分为硬腭和软腭,硬腭位于前2/3,为骨性结构,覆盖黏膜;软腭位于后1/3,由肌肉和黏膜组成,末端有腭垂。 舌:位于口腔底部,主要由肌肉构成,表面覆盖黏膜,具有味觉、咀嚼、吞咽和发音等功能。 牙弓:上、下颌牙列构成的弓形结构,牙齿嵌入其中,负责食物的咀嚼和研磨。 口底:由黏膜、肌肉和其他软组织构成,支撑舌和下颌,参与吞咽和言语活动。 固有口腔不仅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参与发
2025-10-15
口腔知识科普:口腔前庭 口腔前庭是口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之间。位置与形态:呈蹄铁形的潜在腔隙,前部较浅,后部较深,其深度和宽度因个体差异而异#知识科普 #口腔科普 #口腔知识
2025-10-03
口腔知识科普:悬雍垂 悬雍垂是位于口腔顶部软腭后缘中央的一个小肉质突起,因其形状类似小舌头,有时也被通俗地称为“小舌头”。以下是关于悬雍垂的简要介绍: 1. 解剖位置与结构: 悬雍垂位于口腔软腭的后缘正中,舌根上方,与两侧的腭舌弓共同构成咽峡,是口腔与咽部的分界标志。 它主要由肌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表面覆盖黏膜。 2. 主要功能: 防呛咳:在吞咽时,悬雍垂会向上移动,封闭鼻咽入口,防止食物或液体进入鼻腔。 辅助发音:悬雍垂的运动有助于语音的清晰度,特别是在发某些鼻音时。 加湿空气:其黏膜腺体可以分泌唾液,
2025-10-11
00:00:18
口腔知识科普:悬雍垂长什么样? 悬雍垂位于口腔顶部软腭的正中间,垂挂在咽喉处,前后方向延伸。形状与大小呈圆锥形或小舌状,长度通常在1至3厘米之间,具体长度因人而异。健康状态下,悬雍垂的颜色与周围口腔黏膜相近,呈淡红色或粉红色。悬雍垂由肌肉、结缔组织和黏膜构成,质地柔软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吞咽或说话时,悬雍垂会轻微移动或振动。悬雍垂的外观可能因个体差异、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略有不同。#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口腔科普 #悬雍垂
2025-10-16
00:00:16
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它的大致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面是舌头和口底,前面和两侧是上下牙弓,后面以咽门为界。当上下颌牙紧闭时,固有口腔仅能通过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与口腔前庭相通。固有口腔是人类咀嚼、吞咽、呼吸和说话的主要场所,也是口腔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科普 #口腔自查 #知识科普
2025-10-20
00:00:17
口腔知识科普:悬雍垂长什么样? 悬雍垂(俗称“小舌头”)是位于口腔顶部软腭后缘正中向下垂挂的一个小肉柱,其外观特征因人而异,但通常具有以下形态特点: 形状:多呈圆锥形或细长柱状,部分人可能略带分叉或扁平。 大小:长度一般在0.5至1.5厘米之间,宽度较窄,具体尺寸因个体差异而异56。 颜色:通常与周围黏膜相近,呈淡红色或粉红色,表面光滑。 质地:柔软且富有弹性,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和黏膜构成。 悬雍垂的形态可能因年龄、遗传或慢性炎症等因素略有不同,如长期炎症刺激可能导致其增粗或过长#口腔科普 #普及知识 #
2025-10-18
00:00:18
口腔知识科普:口底结构是什么样的? 口底位于口腔内部,位于舌体和口底黏膜之下,下颌舌骨肌和舌骨舌肌之上。这个区域也被称为舌下部。口底的主要解剖标志包括舌系带、舌下肉阜和舌下皱襞。口底是口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复杂且功能多样。口底结构有主要以下特点: 位置与形态:口底位于上颚与下颚之间,处于舌根下方,呈穹窿状结构,主要由黏膜、肌肉和腺体组成。 主要结构: 黏膜:覆盖口底表面,薄而柔软,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具有感觉和保护功能。 肌肉:主要包括舌骨下肌群(如颏舌骨肌、二腹肌等),这些肌肉参与咀嚼、吞咽和
2025-10-17
00:00:18
知识科普:口腔的作用 口腔在人体中扮演着多重重要角色,其主要作用涵盖消化、语言、感觉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口腔的主要功能: 消化功能: 咀嚼:牙齿将食物切断、撕裂并磨细,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便于吞咽和进一步消化。 唾液分泌: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淀粉酶可初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同时润滑食物,使其易于吞咽。 语言功能:口腔是发音和言语形成的关键部位。通过舌头、牙齿、唇部和软腭的协调运动,声带发出的声音在口腔中形成共鸣,从而产生清晰的语言。 感觉功能: 味觉:舌头上的味蕾能够感知食物的酸、甜、苦、咸等味道,帮助判断食
2025-10-21
口腔知识科普:牙齿的咀嚼功能 咀嚼功能是指通过咀嚼肌的协同收缩,将食物咬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以便后续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在人类口腔中,有许多牙齿参与咀嚼功能,包括门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1.门牙:位于口腔前部,包括中切牙和侧切牙。门牙主要用于切割食物,将食物切成小块。 2.尖牙:也称为犬齿,位于门牙旁边。尖牙具有较强的咬合力,可用于撕裂和固定食物。 3.前磨牙:位于尖牙后面,包括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前磨牙主要用于咀嚼和磨碎食物。 4.磨牙:位于口腔后部,包括第一磨牙、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智齿除外)。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