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懂庐州城(合肥)的千年历史变迁 东汉始建汉合肥城,得名于东淝河与南淝河夏季“合流”之象。三国时,魏将满宠为避吴军水攻,于233年另筑合肥新城,后废。南梁设合州,隋改称庐州,唐时尉迟敬德因水患迁建金斗城。南宋扩城至9.5里,形成“二水穿城”格局,称斗梁城。明初升为庐州府,筑砖城七门,功能分明:拱辰驻军、威武通官、时雍市井、南薰商业、德胜文教、西平陆运、水西门漕运。清咸丰年间曾代行省会十年。民国废府存县,“庐州”成历史。1952年合肥以地理中心之利成为安徽省会,古城墙基址今为环城马路,静诉千年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