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匈奴趁机南侵。据《后汉书·列女传》记载,才女蔡文姬在战乱中为匈奴所掳,嫁与左贤王,滞留北地十二年。 当时汉室衰微,军阀割据,百姓流离,蔡文姬的遭遇是乱世中文人命运的缩影。她在匈奴期间创作《悲愤诗》,真实记录了被俘历程与思乡之苦。 建安十三年,曹操以金璧赎回蔡文姬,使其归汉续修《汉书》。这段经历不仅见于正史,更因她的诗文传世而成为汉末乱世文化史上的特殊印记。#历史故事

来源:抖音 2025-08-12

猜你喜欢

08:16
汉赵|一口气看完灭亡西晋,兴复汉室的匈奴政权!#西晋 #匈奴
洳艺.
2025-02-20
她是古代四大才女,是曹操心中的白月光,可惜生在乱世,被匈奴掳走,一生坎坷,她的文学作品对后世的唐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蔡文姬
2025-07-01
霍去病凭什么被称为大汉战神?地图推演汉匈百年战争——河西之战 参考资料:班固《汉书》司马迁《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林剑鸣《秦汉史》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郦道元《水经注》#人文星闪耀计划 #抖音精选 #霍去病 #汉朝 #匈奴
2025-05-26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南匈奴趁机南下劫掠,文学家蔡邕之女蔡文姬于兴平年间被掳至匈奴,开始了长达12年的异域生活。她嫁与左贤王,生下二子,虽逐渐适应胡地风俗,却始终以胡笳寄托思乡之情。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与蔡邕的旧谊,遣使以金璧赎回蔡文姬。归汉途中,她创作《胡笳十八拍》,以"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的泣血诗句,记录被掳的屈辱、母子离别的锥心之痛,成为融合汉匈音律的千古绝唱。 归汉后,蔡文姬嫁与屯田都尉董祀,凭记忆默写家藏典籍400余篇,为保存东汉文献立下殊功;其五言《悲愤诗》详述
2025-08-02
「年逾三旬的蔡文姬三婚改嫁青年小将」 蔡文姬与董祀的婚姻是东汉末年在曹操主导下缔结的政治联姻。蔡文姬早年因战乱流落匈奴十二年,并被迫沦为匈奴生育机器。被曹操重金赎回后,为使其重归士族生活,曹操将32岁的蔡文姬许配给同乡青年将领董祀。这段婚姻初期并不和谐——时年20岁的董祀不满被迫迎娶三婚二胎的熟妇,态度冷淡;文姬则因饱经离乱又远离匈奴骨肉,心怀忧惧。 婚姻转折发生于董祀犯死罪之际。文姬为救夫,不顾严寒散发赤足闯入曹操宴席,叩头请罪,声泪俱下辩冤。其悲切陈情打动曹操,特赦董祀。经此生死劫难,董祀感念文姬恩义
2025-08-01
#乱世才女的血泪归乡路 建安年间的一个深夜,许昌丞相府内烛火摇曳。曹操批阅完最后一份军报,揉了揉疲惫的双眼,目光不经意间落在案头的胡笳上。那是多年前在蔡邕府上,听蔡文姬弹奏《胡笳十八拍》时见过的乐器,思绪顿时被拉回到遥远的过去。 蔡文姬,这位东汉大儒蔡邕的掌上明珠,自幼聪慧过人,精通音律与诗文。然而,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兴平二年,匈奴趁中原内乱,南下劫掠。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匈奴骑兵如鬼魅般闯入蔡文姬的家园。刀光剑影中,她被掳上马背,从此告别了熟悉的中原故土,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匈奴生涯
2025-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