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 #苗族 #明史 #苗族战争 #改土归流 以下是对元朝末年至明朝永乐年间思州、思南土司改土归流历史详解点: 一、思州、思南土司的割据形成 1. 元末分裂 -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思州安抚使田仁厚将治所迁至岑巩县,脱离元朝控制。 -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其族叔田茂安将思州北部(今思南、德江一带)献给明玉珍(大夏政权),自任思南宣慰使,形成“一分为二”的割据格局。 2. 明初归附 - 洪武元年(1368年),田仁厚、田茂安分别率思州、思南归附明朝,明廷保留其土司地位,分设思州、思

来源:抖音 2025-08-11

猜你喜欢

播州杨氏被认为是杨家将后代,其统治播州地区长达七百余年,历经唐、宋、元、明四朝。 唐末,杨端率军收复被南诏侵占的播州,开启杨氏世袭统治。北宋时,杨业之孙杨充广将子杨贵迁过继给播州杨氏,确立其与杨家将的血缘联系。 南宋至元,播州杨氏先后参与抗元,后归顺元朝,获封安抚使。明朝时,杨氏为苗疆土司,延续统治。 万历年间,宣慰使杨应龙因残暴及谋反意图,引发明军讨伐。1600年,杨应龙兵败身亡,播州杨氏统治终结。其长期割据得益于朝廷对偏远地区实行的羁縻与土司制度。 #杨家将 #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 #正能量传递
2025-08-09
在阜南县龙王乡清沟沿,有个村庄叫“梓树底下”,它见证了数百年移民史。 据阜南《孟氏家谱》记载,阜南孟氏于元朝至正年间迁颍州之南,始迁为孟子五十三代孙孟之灏,聚居今龙王乡梓树底下。 庄名梓树底下,源于这里曾有一株巨大梓树,冠盖数亩,遮阴避雨。孟氏居此繁衍生息,至今六百余载。 传说明初之时,山东邹城孟氏族长常念迁居颍州亲人。一日洗脸,偶见铜盆映出一棵大树,他以为迁居颍州孟氏必与大树有关。于是派人赴颍州寻访,竟然寻找到巨大梓树以及树底下生活的宗亲。#传承文化 #
2025-08-26
原来凤凰传奇唱的《奢香夫人》竟然是她!3岁订亲,16岁出嫁,23岁丧夫摄政,扛起一方安宁,劈开乌蒙山绝壁,让闭塞的西南连通中原的女政治家。她本是四川彝族部落公主,彝语名叫“舍兹”,明太祖洪武八年嫁给贵州宣慰使,水西彝族首领霭翠为妻,成了48个部族的当家主母,洪武十四年丈夫霭翠病逝,幼子撑不起宣慰使的重担,23岁的她以女子之身摄政,彼时明朝大军南下征讨元朝残部,西南土司抱团阻挠,她力排众议开粮道,说动盟部,助明军平定西南,赢得朱元璋信任;后来朱元璋派马烨和奢香共同管理贵州,但因奢香太受民众爱戴,而遭马烨忌惮
2025-08-10
桥柱一世祖陈铁峰出生于福建莆田市打铁巷,出生于元朝至正廿二年(公元1362年)正月初一日,终于明朝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二月十六日。 1380年,开始从福建莆田游学至潮汕地区,先于鲤湖(今里湖镇)落脚谋生,期间得到曲头村(今竹头村)黄员外的赏识,与黄员外的千金(黄氏祖妈)喜定姻缘,成亲前黄氏祖妈因病去世。后来铁峰公辗转到㳦水都新塘寮(今桥柱新寮下乡老寨)投靠亲人,在新塘寮居住创业,后来娶陈店上宅林氏,与祖妈共同创业,并育有三子,分别是长子寿山、次子云峰、三子少山! #人物故事 #陈氏 #男人的一生
202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