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 #苗族 #明史 #苗族战争 #改土归流 以下是对元朝末年至明朝永乐年间思州、思南土司改土归流历史详解点: 一、思州、思南土司的割据形成 1. 元末分裂 -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思州安抚使田仁厚将治所迁至岑巩县,脱离元朝控制。 -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其族叔田茂安将思州北部(今思南、德江一带)献给明玉珍(大夏政权),自任思南宣慰使,形成“一分为二”的割据格局。 2. 明初归附 - 洪武元年(1368年),田仁厚、田茂安分别率思州、思南归附明朝,明廷保留其土司地位,分设思州、思

来源:抖音 2025-08-11

猜你喜欢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军攻克大都,王保保拒绝明朝招降,退至甘肃,后辅佐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他先后在山西韩店和围困兰州时击败明军,北元宣光二年(1372年),在岭北大败明军,重挫明军锐气,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天下奇男子”。此后,王保保未能再对明朝发动全面进攻,后卒于哈剌纳海之衙庭。#朱元璋#王保保#历史#Ai#元朝
2025-08-31
播州杨氏被认为是杨家将后代,其统治播州地区长达七百余年,历经唐、宋、元、明四朝。 唐末,杨端率军收复被南诏侵占的播州,开启杨氏世袭统治。北宋时,杨业之孙杨充广将子杨贵迁过继给播州杨氏,确立其与杨家将的血缘联系。 南宋至元,播州杨氏先后参与抗元,后归顺元朝,获封安抚使。明朝时,杨氏为苗疆土司,延续统治。 万历年间,宣慰使杨应龙因残暴及谋反意图,引发明军讨伐。1600年,杨应龙兵败身亡,播州杨氏统治终结。其长期割据得益于朝廷对偏远地区实行的羁縻与土司制度。 #杨家将 #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 #正能量传递
2025-08-09
在阜南县龙王乡清沟沿,有个村庄叫“梓树底下”,它见证了数百年移民史。 据阜南《孟氏家谱》记载,阜南孟氏于元朝至正年间迁颍州之南,始迁为孟子五十三代孙孟之灏,聚居今龙王乡梓树底下。 庄名梓树底下,源于这里曾有一株巨大梓树,冠盖数亩,遮阴避雨。孟氏居此繁衍生息,至今六百余载。 传说明初之时,山东邹城孟氏族长常念迁居颍州亲人。一日洗脸,偶见铜盆映出一棵大树,他以为迁居颍州孟氏必与大树有关。于是派人赴颍州寻访,竟然寻找到巨大梓树以及树底下生活的宗亲。#传承文化 #
2025-08-26
桥柱一世祖陈铁峰出生于福建莆田市打铁巷,出生于元朝至正廿二年(公元1362年)正月初一日,终于明朝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二月十六日。 1380年,开始从福建莆田游学至潮汕地区,先于鲤湖(今里湖镇)落脚谋生,期间得到曲头村(今竹头村)黄员外的赏识,与黄员外的千金(黄氏祖妈)喜定姻缘,成亲前黄氏祖妈因病去世。后来铁峰公辗转到㳦水都新塘寮(今桥柱新寮下乡老寨)投靠亲人,在新塘寮居住创业,后来娶陈店上宅林氏,与祖妈共同创业,并育有三子,分别是长子寿山、次子云峰、三子少山! #人物故事 #陈氏 #男人的一生
2025-07-27
从秦朝到明朝有很多用枪的明将,今天总结一下,有说不全的,欢迎朋友们补充项羽,赵云,张飞,马超,姜维,罗士信,姜松,伍云召,罗成,秦琼秦叔宝,薛刚,,尉迟恭王彦章,夏鲁奇,黄巢,澹台誉,高思继,罗绍威,杨延嗣,高怀德,高怀亮,杨延昭,(杨家将等)高宠,岳飞,曹宁,岳雷,韩彦直,杨再兴,岳伦,田再彪,脱金龙,常遇春,宁伯彪,张兴祖。 #项羽 #赵云 #马超 #岳飞 #霸王别姬
2025-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