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捷径,汉语成语,出自于唐·刘肃《大唐新语·隐逸》卷十。“终南捷径”的原义是唐代卢藏用举进士,然不受重用,遂隐居终南山以求高名,后果被召任官的故事;比喻求官或求名利的便捷途径;在句子中可充当作宾语;含贬义。#成语故事 #寓言故事 #正能量

来源:抖音 2025-08-10

猜你喜欢

众醉独醒(拼音:zhòng zuì dú xǐ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楚·屈原《渔父》。[1] 众醉独醒指众人都昏醉,独自保持清醒。比喻超凡脱俗,不随波逐流。紧缩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定语、宾语 #动物世界#成语典故 #成语故事#奇思妙想
2025-08-05
“终南捷径”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求名利的最近便的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其典故源于唐代:当时有很多人想通过隐居山林来抬高声望,从而获得朝廷的征召任用。据《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卢藏用曾隐居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中,借此博得名声,后来果然被朝廷召去做官。而另一文人司马承祯也曾隐居,但拒绝了朝廷征召,卢藏用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嘉处。”司马承祯则回应:“以仆视之,乃仕宦之捷径耳。” 后来人们就用“终南捷径”来讽刺这种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功名的行为,现多泛指追求目标的便捷方法(含贬义或中性,需结
2025-08-11
《东食西宿》 “东食西宿”指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比喻贪得无厌的人,企图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可过于贪心,世间难有两全其美的事,面对选择要懂得取舍,否则可能一无所获。#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小故事大道理#儿童睡前故事 #上热门
2025-08-27
第七十八集|每日一篇成语故事之《半斤八两》“半斤八两”出自古代重量单位的换算。在古代,一斤是十六两,所以半斤就是八两,两者重量相等。这个词常用来比喻彼此相当、不相上下,多含贬义。#启蒙早教 #成语故事 #小故事大道理 #寓言故事 #儿童睡前故事 @抖加🔥上热门🔥dou+🔥热点宝
2025-07-29
《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指在下雨之前就修补好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长远眼光,不能等到问题发生了才仓促应对。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在困难来临时从容不迫,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成语故事#儿童睡前故事 #小故事大道理 #寓言故事#绘本故事
2025-08-13
第七十三集|每日一篇成语故事之《煽风点火》“煽风点火”出自现代作家沙汀的作品《青棡坡》,文中提到“倒不是怕有人煽风点火”。此外,克非的《春潮急》中也有使用,如“这时节也悄悄把嘴筒子伸了出来,在一些角落里煽风点火”。比喻故意煽动或挑拨事端,激起冲突或争端。常用于形容那些通过散布言论或采取行动,刻意引发他人之间的矛盾或混乱,以达到某种不良目的的行为,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启蒙早教 #成语故事 #儿童睡前故事 #寓言故事 #小故事大道理 @抖加🔥上热门🔥dou+🔥热点宝
2025-07-17
《得寸进尺》 “得寸进尺”原指得到一寸之后,又想进一步得到一尺,后用来比喻贪心不足,得到一点好处后,又想得到更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帮助,从来都是相互的情分,不是本分。对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的人一味退让,只会让对方更加贪婪。守住善良的底线,才是对自己辛苦付出的尊重,也才能看清谁才值得真心相待。#成语故事#小故事大道理#儿童睡前故事#民间故事 #寓言故事
2025-08-03
《张冠李戴》 “张冠李戴”中,“冠”指帽子,原意是把姓张的帽子错戴到姓李的头上,后来用来比喻认错对象、弄错事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算事物看着相似,也得留心分辨细节。就像小李错戴帽子一样,一时疏忽可能闹笑话,若在重要的事上马虎,还可能造成麻烦。做事多一分细致,少一分急躁,才能避免弄错对象、混淆事实呀。#成语故事#小故事大道理#寓言故事#绘本故事#儿童睡前故事
2025-07-17
凌烟阁遗址:悬挂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像 凌烟阁,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唐长安城遗址中,是唐代为表彰功臣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是太极宫组成部分。 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而闻名于世,后毁于战乱。 凌烟阁分为三层: 最内一层所画为功勋最高的宰辅之臣; 中间一层所画为功高王侯之臣; 最外一层所画则为其他功臣。 刘肃《大唐新语·锡》记载,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由唐代画师、建筑设计师阎立本图画开国功臣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等24人于凌烟阁,以褚遂良题阁,皇帝作御赞,对功臣加以扬。#李世民 #凌烟阁二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