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从青海发源后,流入甘肃玛曲县,因川北高山阻挡,在玛曲草原形成“首曲倒流”奇观,逆流向西约400公里重返青海。之后,黄河途径青海贵德等地再次流入甘肃,在临夏州形成“黄洮交汇”景观,并流经兰州、白银,最终在景泰县暂别甘肃,境内全长约913公里。

来源:抖音 2025-08-10

猜你喜欢

00:39
【“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全国网络媒体青海行】青海贵德以系统治理守护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晨视频
2025-05-28
07:48
自驾足迹甘肃篇#碌曲仙境#甘南玛曲县天下黄河第一桥
闲不住的鸽子
2024-11-20
洮河--游走在雪山与黄土之间,奔流在青海、甘南的大河 #洮河 #甘肃 #甘南#地图 #定西
2025-07-27
三维地图模拟:假如青海湖水位持续上涨,会沿倒淌河流入黄河吗 #青海湖 #黄河 #地理知识 #青海 #文脉里的中国
2025-08-19
卫星地图看世界|黄河全程游览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黄河之“黄”,实为泥沙。古籍有载:“黄河斗水,泥居其七”。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在山东东营市流入渤海,全长约5464千米,流域面积约79.47万平方千米。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地理知识 #卫星地图 #黄河
2025-09-30
前央视知名主持人水均益打卡甘肃临夏永靖“黄洮交汇”:大家一直冤枉了我们黄河##水均益 #发现宝藏临夏遇见河州味道
2025-09-15
绝美的黄河公路:俯瞰黄河蜿蜒,仰望绝壁耸立,恍入世外桃源! 公路位于景泰县中泉乡黄河边的龙湾村,是当地居民进出石林和外界的唯一通道。其前身是古代军事要道,后经20世纪末改造为公路。 目前自驾车已经不能进入,或者住宿再龙湾村然后由当地居民带入! 📍定位:甘肃白银市景泰县中泉乡龙湾村 🎬拍摄:适合航拍 公路简介:全长约2.3-2.4公里,垂直落差达216米,部分路段坡度接近90度。有近180度弯道22个,部分路段需车辆倒车调整方向。沿途可观赏丹霞地貌、黄河峡谷等自然景观! #黄河 #黄河石林 #
2025-09-18
00:51
现场报道|甘肃玛曲阿万仓湿地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中国最美最大湿地草原”之一的秘境,这200多平方公里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地,犹如地球表面毛细血管,十分壮美,是“中华水塔”上一颗湛蓝的明珠。#甘南#玛曲#阿万仓湿地#新甘肃现场报道(新甘肃客户端记者赵昕玥摄像:郑金戈)
晨视频
2025-07-18
白银市境内的黄河从水川镇莺鸽湾西峡口入境,至靖远兴隆镇大庙村出境,流经长度达到258公里,仅次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同时,靖远县和景泰县也是黄河流经的重要区域,前者长度达到154公里,后者则为110公里。黄河流经的这些地方,无疑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和了解。黄河流经白银市全长258公里,占黄河甘肃段总流程的28.3%,流域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黄河自西峡口入境,呈“S”形流经白银区、靖远县、平川区、景泰县,于黑山峡出境,形成“九曲十八弯”景观。流域面积占白银市总面积的69.4%,滋
2025-09-25
大西北甘肃省核心位置示意图 甘肃的核心位置得看兰州,它就像一把“如意”的中心,连接着中原和西域。兰州位于黄河上游,是中国陆地的几何中心,也是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从兰州向西,经过河西走廊,可以通往新疆;向东,可以到达陕西、河南等地;向南,可以进入四川、青海;向北,可以前往宁夏、内蒙古。这种地理位置使得兰州成为了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通过地图看世界 #甘肃#科普#地理#定西北@DOU+小助手
2025-08-09
再不治理渤海1000年后将变成渤海平原 关于渤海未来是否会淤平为平原,不同来源给出了不同的时间预测。有观点认为若不加以治理,800年后渤海或将彻底淤平,也有观点提出更长期的预测,如3000年后渤海湾可能变成平原。从历史数据来看,20世纪40年代以来,渤海在70年间已形成陆地5000多平方公里,按此速度推算,约需966年可将渤海填平。这些预测反映了渤海泥沙淤积问题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渤海淤平的主要原因是河流泥沙的输入。流入渤海的辽河、滦河、海河和黄河等水系中,黄河的泥沙贡献最为显著。黄河因流经黄土高原,历
2025-08-17
中原官话之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山西、陕西 河南话就是中原官话吗,二者不是同一个概念!中原官话是以洛阳雅言为核心的中国历代标准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在语音上与普通话很接近,分布在河南、山东等十一个省区。其中,河南、山东、安徽、山西、陕西、甘肃等是它的中心区域,其他各省是边缘地带,至于新疆、青海等地的中原官话,则多和近代以来的移民活动有关。#中原官话 #河南话 #方言 #北方方言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