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咸阳六号宫殿遗址 秦咸阳城六号宫殿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窑店镇。该遗址作为秦都咸阳宫的核心建筑之一。 现存夯土台基高11.3米,底部面积达1.6万平方米(近方形),顶部复原面积约1000平方米,推测原建筑高度超过14米(含地上结构)。 主体为高台建筑,附属西北角发现“四合院”式功能性建筑群,外侧房屋铺瓦砖,内侧为茅草顶,体现等级与实用性的结合。 发现涂朱地面、曲尺形墙体、壁柱及台阶斜坡通道,其中斜坡通道可能为秦始皇辇车通行设计。 地砖刻篆文“秦”及工匠名“胡”的烙印,反映秦代“物勒工名”的

来源:抖音 2025-08-08

猜你喜欢

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夯台遗址)100号遗址 汉代建筑采用夯土技术,即用黄土一层层地夯实,极其坚固,可以建造出高大、承重性强的墙体和台基。 宫殿的木结构部分早已焚毁殆尽,但这些历经两千多年风雨的夯土核心依然存留,成为了历史的见证。#汉长安城 #未央宫 #夯台 #汉代遗址 #汉代宫殿
2025-09-19
阿房宫遗址上林苑三号建筑遗址 阿房宫遗址:秦代著名宫阿房宫的现存遗迹区域。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 上林苑:是秦朝(并在汉代得到极大扩展)的皇家园林和狩猎场,规模极其宏大。阿房宫就建在秦上林苑的范围之内。因此,“阿房宫遗址”是“上林苑”遗址的一部分。 三号建筑遗址:这是考古工作中的编号。在对整个阿房宫前殿遗址及周边进行大规模考古勘探时,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附属建筑的基址,并按照一定顺序(如发现顺序或位置)对其进行编号,“三号”就是其中之一。#秦代 #阿房宫 #上林苑 #遗址
2025-08-22
来,认认考古出土物的时代 #考古 #秦咸阳城遗址
2025-08-22
00:00:12
陕西自驾赏秋公路不止有黄柏塬,也有咸阳旬邑秦直道,从石门下高速直达秦直道调令关遗址,全程70公路,一路美景。#陕西赏秋自驾公路#秦直道调令关#秦直道#旬邑
2025-10-17
据考古证实,项羽并未烧毁阿房宫——因其仅是未完工的烂尾楼,仅完成前殿地基,遗址无焚烧痕迹,与《史记》记载“阿房宫未成”相符。 项羽真正烧毁的是咸阳宫,遗址有大面积红烧土和炭灰,印证《史记》“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的记载。此举令关中百姓遭难,而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形成鲜明对比,使百姓倾心支持刘邦,成为楚汉相争中刘邦获民心的关键。 #阿房宫 #咸阳宫 #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
2025-08-06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西安秦王宫。秦王宫是西影厂为拍摄大型历史片《秦始皇》于1988年修建的仿秦代大型宫殿建筑 。2001年8月26日,秦王宫停止开放,9月10日拆除队进场,10天后原地只剩下一片瓦砾。刘一摄#一代人的回忆#城市记忆#老照片#街拍#老照片里的旧时光
2025-09-16
汉长安城:西北角城墙遗址 汉长安城城墙西北角遗址现残存一方形夯土台基,残高约10米,南北长约37米,东西宽约45米,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 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的都城,规模宏大,城垣雄伟,与西方的罗马并称为当时世界上最文明昌盛的国际都会,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都城始建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至汉武帝时,城市格局基本完备。都城平面略呈方形,四面各开3门,城垣周长25.7公里,城垣内面积约36平方公里。 主要宫殿建筑有城内的长乐宫、未央宫、北宫、桂宫、明光宫及城西的建章宫等。西汉以后,又先后
2025-08-05
#修建秦直道的压路机#石碌碡 出土于子午岭秦直道遗址,现存放于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 。它长1.36米,直径1.2米,重约3000公斤,柱体表面布满锥形平顶乳钉,与现在的羊角碾压路机极为相似 。这些乳钉可以更好地压实路面,使道路更加坚固耐用。据考古学家推测,石碌碡由牲畜牵引,通过滚动来碾压路面,是2200多年前秦代修路时使用的“原始压路机”。
2025-10-13
#陕西省 基本信息 简称:陕/秦 省会:#西安市 面积:约20.56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3954万(2021年) 地理分区:陕北(黄土高原)、关中(渭河平原)、陕南(秦巴山区)。 历史文化 文明起源: 西安半坡遗址(新石器时代)、黄帝陵(中华人文初祖)均位于陕西。 西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西安(古称长安)是古丝绸之路起点。 世界遗产: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大雁塔、大明宫遗址等。 民俗文化: 秦腔(中国最古老戏曲之一)、安塞腰鼓、陕北剪纸等。 地理与资源 地形:南北狭长,跨黄
2025-10-11
上海藏着座“水下奇城”!花200亿建了10年,房子泡在水里,停车场直接藏水下,连博物馆都是半沉状态。远远望去像浮在湖面的宫殿,走近才发现一半在现实一半在“水底世界”,这设计简直把“未来感”和“古遗址”焊死了!#上海小众打卡地 #广富林水下博物馆 #建筑黑科技#dou来这座城 #城市风光
2025-09-30
00:00:04
毛家咀遗址位于蕲春县株林镇,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的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商周时期大型建筑遗址之一,于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已纳入“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重大课题项目。近年考古工作已出土包括带有重要铭文的盂方鼎、酋方鼎在内的青铜器,以及鹿角材质箭镞和大量陶器残片,初步确认其为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城址,是探索长江文明起源与演变的关键实证。#蕲春 #考古 #文物 #民生 #优艾物语
2025-10-20
2000多年前的一条古老公路, 竟然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令人叹为观止。从道路设计到材料选用, 再到施工工艺, 无一不体现了秦代工匠们高超的建造功力。他们运用夯土、改变土壤酸碱度等方法, 成功阻止了杂草的生长, 最终造就了这条历经两千余年仍然完好如初的古道。秦人在修建道路时, 首先清除了原有的耕种土层, 然后铺设了一层经过加工的"熟土"。这种经过炒制处理的土壤, 已经丧失了养育植被的能力。最后, 他们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 又进行了15-35厘米厚度的路面压实。这样的分层设计, 不仅使路面结构更加牢固, 而且
2025-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