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对韩信的三次容忍,《史记》有载:汉四年,韩信求封假齐王,刘邦初怒,经张良提醒,改口封真齐王以稳其心;灭楚后,刘邦夺其兵权,仍封其为楚王,既示恩又削势;后韩信因收留钟离眜遭疑,刘邦以巡游云梦泽为名擒之,虽废其王爵为淮阴侯,却留其性命。这一系列举动,既忌惮韩信兵权与才略,又念其功,显露出复杂的帝王权衡,非单纯猜忌可比。 #韩信 #刘邦 #历史故事 #人物故事

来源:抖音 2025-08-04

猜你喜欢

03:07
刘邦杀韩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韩信手上有兵权?是用兵能力
德才兼备麻酱4Z0
2024-09-21
韩信:集34个成语于一身的男子,高能的人生往往不需要解释 #韩信 #楚汉传奇 #楚汉 #刘邦 #淮阴侯韩信
2025-07-19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等史料记载,韩信在刘邦建立汉朝后被解除兵权,封为淮阴侯。后来吕后怀疑他谋反,与萧何合谋,将其诱至长乐宫钟室杀害。#韩信#历史#历史故事#历史人物
2025-08-01
02:22
刘邦用人之道有多高明?封韩信为大将,兵仙之死冤不冤?
历史探索者
2024-08-28
18:35
郦食其凭借一张嘴,便让齐国投降归汉,却遭韩信坑害,被齐王活烹
勇者奶茶o
2025-03-09
10:07
刘邦灭韩信三族,萧何暗助其子南逃,成就岭南望族传奇
一切随缘
2025-03-15
韩信 他的一生以极致忍辱与不世军功交织,终因政治漩涡陨落,成为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悲情英雄#韩信 #楚汉传奇 #韩信偷塔 #楚汉 #刘邦
2025-07-19
刘邦三次突袭夺权确有其事,尤其两次对韩信的操作堪称经典: 凌晨假称使者闯韩信营帐,趁其熟睡夺兵符,调兵遣将后,军营已尽是刘邦人马,韩信浑然不觉。 这种“温水煮青蛙”的夺权,不流血却让对方瞬间失势,比直接诛杀更显权谋之狠,也暴露了帝王对功臣的深层猜忌。 #刘邦 #韩信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2025-08-03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早年因萧何推荐得以重用(“萧何月下追韩信”),最终也因萧何的欺骗(谎称刘邦平叛归来,召其入宫)而落入吕后的圈套,这一典故也源于此。#韩信#历史知多少#历史#历史人物
2025-08-23
汉薄太后南陵(薄姬冢、簸箕冢) 薄姬是汉高祖刘邦的侧室、汉文帝刘恒的生母! 早年嫁给魏王魏豹。魏豹为韩信所败后,进入汉王刘邦后宫,后来生下儿子代王刘恒。刘邦驾崩后,跟随儿子刘恒前往代国,为代王太后。 薄太后陵封土堆呈覆斗状,底边周长560米,东西宽150米,南北长200米,陵高29.5米,平顶面积约2000平方米。薄太后陵的陪葬坑为口大底小的长方形竖穴土扩,陪葬品有动物、陶桶、陶罐等。#汉文帝#薄姬 #薄太后陵 #西汉 #历史人物
2025-07-29
刘邦踢儿女之事,见《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彭城之战大败后,刘邦乘车逃亡,因楚军紧追,多次将孝惠帝、鲁元公主推下车,均被车夫夏侯婴救下。此举尽显其为逃生不择手段的枭雄实用主义。 项羽临终之举:垓下之围后突围至乌江,见大势已去,对曾为部下的汉军将领吕马童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随后自刎,将首级赠予对方。这既含对命运的坦然,也有对旧部的复杂情感,尽显刚烈与尊严,结局被赋予悲壮色彩。 历史的吊诡正在于此:刘邦以“权变”得天下,虽遭“寡恩”诟病却建汉朝;项羽因“刚愎”失天下
2025-08-05
宣太后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实际掌权者,义渠王是秦国西北部义渠国的君主。为稳固秦国西部边境,宣太后以联姻及私通方式与义渠王建立关系,双方长期保持暧昧,宣太后甚至为其生子。待秦国国力强盛后,宣太后于公元前272年诱杀义渠王,随即灭义渠国,彻底消除西部威胁,此举既展现了她的政治手腕,也折射出战国邦交中的实用主义。#宣太后#历史#Ai#秦国#历史故事
202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