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三次突袭夺权确有其事,尤其两次对韩信的操作堪称经典: 凌晨假称使者闯韩信营帐,趁其熟睡夺兵符,调兵遣将后,军营已尽是刘邦人马,韩信浑然不觉。 这种“温水煮青蛙”的夺权,不流血却让对方瞬间失势,比直接诛杀更显权谋之狠,也暴露了帝王对功臣的深层猜忌。 #刘邦 #韩信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来源:抖音 2025-08-03

猜你喜欢

为什么说韩信怎么选都难逃一死?这位帮助刘邦打下大汉江山的军事天才,最终却落得被诛杀三族的悲惨结局,起因就是韩信的军事才能对于刘邦来说就是一种原罪!#韩信 #历史 #青年创作者成长计划
2025-09-17
08:56
董宇辉江苏行总结,项王,刘邦,韩信,那些壮怀激烈的故事
雪夜流萤
2024-11-06
刘邦对韩信的三次容忍,《史记》有载:汉四年,韩信求封假齐王,刘邦初怒,经张良提醒,改口封真齐王以稳其心;灭楚后,刘邦夺其兵权,仍封其为楚王,既示恩又削势;后韩信因收留钟离眜遭疑,刘邦以巡游云梦泽为名擒之,虽废其王爵为淮阴侯,却留其性命。这一系列举动,既忌惮韩信兵权与才略,又念其功,显露出复杂的帝王权衡,非单纯猜忌可比。 #韩信 #刘邦 #历史故事 #人物故事
2025-08-04
韩信是被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以谋反之名在长乐宫钟室设计诛S的,事后还zu灭三族 韩信作为西汉开国功臣,因功高震主,晚年被刘邦猜忌,先被贬为淮阴侯。后来,吕后与丞相萧何合谋,以韩信“意图谋反”为借口,将其诱至宫中,直接处S这便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典故的由来#精彩片段 #创作者扶持计划#历史故事
2025-08-31
韩信问路斩樵故事概括 韩信在逃亡途中迷失于山林,遇到一位樵夫,便上前问路。樵夫热情指引了隐蔽的山间小路,帮助韩信明确了行进方向。 然而,韩信走后不久,因担心樵夫可能向追兵泄露自己的行踪,出于自保的顾虑,他转身返回。面对毫无防备的樵夫,韩信拔剑将其斩杀,以绝后患。#韩信#刘邦#历史#问路斩樵
2025-07-21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等史料记载,韩信在刘邦建立汉朝后被解除兵权,封为淮阴侯。后来吕后怀疑他谋反,与萧何合谋,将其诱至长乐宫钟室杀害。#韩信#历史#历史故事#历史人物
2025-08-01
有人说韩信如果自立,凭借他自身的政治智商,根本无法立足。汉朝一半疆土确实是他打下来的,可是如果没有刘邦在背后鼎力支持,没有萧何张良等运筹帷幄,就凭韩信自己不过是一个吕布关羽之流? 本人认为韩信不是没有能力谋反!只是他不想谋反,在他的意识里面就没有想称王称霸!他只想有个属于他自己的舞台,施展自己的才能和理想抱负!谁给他机会,他就替谁卖命!就像绝世高手一样!#历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楚汉传奇 #刘邦
2025-07-23
韩信被灭三族后,其幼子确实被萧何暗中送往南越,并繁衍成为岭南一大族。这一说法主要见于网络文章,但需注意其内容权威性参差不齐。 韩信因政治斗争被刘邦灭三族,仅剩一名3岁幼子。萧何作为参与设计诛杀韩信的关键人物,却暗中救下该幼子,并将其送往南越(今岭南地区)。 据称,该幼子被南越王收留,后代逐渐发展为岭南地区的大家族。这一说法多见于近年网络文章,但缺乏权威史料佐证。 史料依据:目前公开资料中,该事件未见于《史记》《汉书》等权威史籍,主要流传于网络文章。
202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