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南渡北归 为什么一所临时拼凑、师生们连饭都吃不饱的西南联大,能培养出170 多位院士、7位“两弹一星”元勋和两位诺贝尔奖得主?

来源:抖音 2025-08-01

猜你喜欢

08:42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学校纪录片,培养出2名诺贝尔,8名“两弹一星”
橘月电影
2025-01-17
00:10
16岁考入西南联大,35岁成首位华人诺奖得主,杨振宁82岁时仍主动为大一新生开课
潇湘晨报
2025-10-19
00:10
16岁考入西南联大,35岁成首位华人诺奖得主,杨振宁82岁时仍主动为大一新生开课
潇湘晨报
2025-10-19
00:00:08
照片拍摄于1949年,地点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画面中的两人是杨振宁(左)和邓稼先(右)。这张照片是两人友谊的珍贵记录。他们早年在崇德中学相识,后又同为西南联大校友,赴美留学期间也保持着密切联系。杨振宁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邓稼先则是“两弹元勋”,为中国核武器研发作出了卓越贡献。这张合影现藏于清华大学校史馆,见证了两位科学巨擘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深厚情谊,也成为中美教育和科技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两弹一星元勋 #国士无双民族脊梁
2025-10-21
00:00:10
10月18日,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在京辞世,享年103岁。 杨振宁和邓稼先都是安徽人,并且在西南联大成为校友,共同学习和生活,这为他们的友谊奠定了基础,杨振宁和邓稼先的关系是深厚的挚友,他们不仅是同乡和同学,还在学术和生活上相互支持,保持了一生的友谊! 杨振宁曾提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这句话源于邓稼先的一封信,表达了他们之间的精神共鸣和对彼此的理解。这种友谊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成为他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杨振宁逝世 #邓稼先 #内容启发搜索
202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