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先祖!先祖原江西吉州龙城(今江西省吉水县八都镇)人,元末明初军人,为朱元璋建立明朝作出贡献,因避鄱阳湖之战而西迁至云南北胜州(今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在当地娶妻生子,洪武十三年(1380年)偕二子内迁湖南湘乡县,十多年后逝世#缅怀#韶山

来源:抖音 2025-07-29

猜你喜欢

#土司 #苗族 #明史 #苗族战争 #改土归流 以下是对元朝末年至明朝永乐年间思州、思南土司改土归流历史详解点: 一、思州、思南土司的割据形成 1. 元末分裂 -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思州安抚使田仁厚将治所迁至岑巩县,脱离元朝控制。 -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其族叔田茂安将思州北部(今思南、德江一带)献给明玉珍(大夏政权),自任思南宣慰使,形成“一分为二”的割据格局。 2. 明初归附 - 洪武元年(1368年),田仁厚、田茂安分别率思州、思南归附明朝,明廷保留其土司地位,分设思州、思
2025-08-11
一口气看懂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城(僰道城) 岷江与金沙江交汇于三江口(也称马湖江会),形成长江。西汉吕后六年(前182年),僰道城(意为僰人聚居地)即建于此(今宜宾栈房街北),为县城,后升为犍为郡、戎州州治。唐会昌二年(842年),大地震引发金沙江特大洪水摧毁僰道城。次年(843年)城址一迁至旧州坝。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因避蛮夷之意,“戎州”改名“叙州”,“僰道县”改名“宜宾县”,故城始称宜宾城。 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为避蒙元,州、县治二迁至登高山筑登高城,旧州城后被毁。元至正十二年(135
2025-08-12
在阜南县龙王乡清沟沿,有个村庄叫“梓树底下”,它见证了数百年移民史。 据阜南《孟氏家谱》记载,阜南孟氏于元朝至正年间迁颍州之南,始迁为孟子五十三代孙孟之灏,聚居今龙王乡梓树底下。 庄名梓树底下,源于这里曾有一株巨大梓树,冠盖数亩,遮阴避雨。孟氏居此繁衍生息,至今六百余载。 传说明初之时,山东邹城孟氏族长常念迁居颍州亲人。一日洗脸,偶见铜盆映出一棵大树,他以为迁居颍州孟氏必与大树有关。于是派人赴颍州寻访,竟然寻找到巨大梓树以及树底下生活的宗亲。#传承文化 #
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