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村,坐落于蚌埠市五河县城关镇东部10公里处,地处淮河北岸,东邻沟东村,西接胜淮村,地理位置兼具水乡特色与区位优势。 长淮村由原沟西、长淮两村合并而成,现占地面积400公顷,辖2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共有678户、2713人。 作为一个传统村庄,长淮村在发展中始终保持特色——传统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均衡发展,既延续了农耕文化的根基,又依托淮河资源走出了多元增收的路子。 在历史沿革中,长淮村的发展脉络清晰可寻:1968年从胡台大队划出,成立长淮大队;1984年改为长淮村委会,这一建制延续至今。凭借良

来源:抖音 2025-07-22

猜你喜欢

02:41
穷则思变:延安南沟村,因地制宜发展苹果产业
杨老师畅游世界
2024-08-23
02:49
传统技艺——擀羊毛毡,在大理喜洲金圭寺村延续古老生命。
风花雪月号
2025-02-19
近日,福山区发布4则拟征地公告,共涉及11个村。(分别是高疃镇李家沟村、曲家沟村、孙家疃村、西罗格庄村;门楼街道蔡家夼村、楼底村、西庄村、崇义村;福新街道巨盆李家村;回里镇于村、解村。) 福山区今年土地征收频繁,看来是要进入快速发展的车道!#快速发展#福在福山
2025-07-29
00:20
品贵州茶香绘传统蜡染尝特色冰激凌跟随巴西球星罗伯托·卡洛斯的脚步沉浸式体验多彩贵州城#足球#村超#村超世界足球明星贵州行
晨视频
2025-07-26
这里是号称“中国最整齐的村庄”,华溪村,坐落于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流沙街道,距离市区约3.5公里,广汕公路从村南面穿过,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8000人,该村以传统潮汕民居“下山虎”“四点金”为建筑风格,房屋整齐排列,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历史上涌现很多名人,是一个兼具传统与现代发展的特色乡村。#最美乡村风景 #航拍
2025-07-21
这里是河南省鹤壁市浚县西长村,位于浚县城西1公里处,隶属于卫溪街道,与东长村、水峪新村相邻。据记载,该地迁民后因水井旁枸杞树果实落入井中,村民饮用井水后多长寿,故得名长寿村,后简称为长村。随着人口发展,又处于长村西部便取名西长村。 以前的村庄如今都变为蓝色楼房,整齐排列。路边的绿植透着生机,这崭新的村庄虽换了模样,可那熟悉的面孔,多半已去了远方拼搏。村庄始终守着一份等待,让笑语填满规整的街巷,让乡愁在归途中化作温暖的相聚。 点赞关注黎明眼镜用航拍带你看最美家乡。#航拍最美家乡 #鹤壁 #浚县 #浚县眼镜店
2025-08-20
00:22
黑毛沟大峡谷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东南部,地处横水村与双底村之间,也被叫做十里河大峡谷、马圪当大峡谷。峡谷长约10公里,精华部分约5公里,是南太行一段最窄、最险峻的深谷幽峡。上有2600年前的白陉古道“悬天古道”,青石板上的马蹄印清晰可见,下有潺潺溪水流淌#旅游推荐 #自驾游
爱旅游的寒江
2025-06-05
00:10
5月31日,广州猎德村举办龙舟招景盛会,吸引超150条村龙舟。其中,一名男子在龙舟上挂“征婚启事”引发关注,牌子上写“两栋楼,海珠,未婚”并附微信二维码。记者尝试添加失败,其后该男子开通社交账号并直播回应。他姓李,90年生,单身三年,对女方要求不多,希望对方顾家且能沟通。他表示微信加了约1000人。此次龙舟活动是广州端午文化的重要景观,延续岭南水乡“以龙会友”的传统。来源:大象新闻
中原网
2025-06-03
#紫阳县#陕南#历史#人文社科 胡宝玉(1905年2月25日-1986年2月),出生于紫阳县磨坊沟(今属城关镇和平村),一生经历复杂,从普通百姓逐步成长为陕南地区重要的武装力量领导者,其生平可按关键阶段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早年经历与早期军旅(1905-1932年) - 出身贫寒,在家中5兄弟中排行老三,4岁过继给叔父,曾做长工、粮贩子,练就强壮体魄。 - 1925年被“镇嵩军”拉夫并强征入伍,同年10月军队被击溃后逃回紫阳务农。 - 1929年因被大刀会误抓入狱,伤愈后加入大刀会;3个月后大
2025-08-24
近期,烟台市又发布了一批征地公告,分别是烟福征预公告〔2025〕19号、烟征预公告〔2025〕3002 号,涉及到2个农村集体组织,分别是:福山区福新街道小河子村、蓬莱区南长山街道荻沟村经济合作社。其中两宗地块的土地性质均为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类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用地。#征地#有你家吗 #山东烟台
2025-08-13
光山县罗陈乡:山水间的烟火与生机 罗陈乡坐落于光山县西北部,淮河支流潢河穿境而过,将这片土地滋养得水润丰饶。这里既有浅山丘陵的起伏灵秀,也有田畴阡陌的开阔舒展——春季油菜花海铺成金色地毯,秋日稻田翻涌千层稻浪,寻常村落藏在绿树浓荫里,白墙灰瓦映着天光云影,尽是豫南乡村的恬淡模样。 作为光山“鱼米之乡”的一角,罗陈乡不仅守着农耕的本真,也透着发展的活力。田间地头,现代化农机与传统耕作相映成趣;集镇之上,商铺林立间带着市井烟火,特色农产品从这里走向更远的市场。乡内留存的古民居、老槐树,默默记下岁月故事;而新建
2025-07-26
1904年 #太原 山西大学堂的这张合影中,朝珠与领带并存,补服与学位袍交错,记录了一个时代在变革中的独特风貌——前排官员的补服上还绣着传统纹样,却与后排身着学位袍的外籍教师并肩而立;传统官帽的翎羽尚未褪去,身旁已是带来现代知识的“洋教习”。在甲午战争的余波未平、清末新政初启的背景下,山西大学堂成为“中西合璧”的探索之地,既是传统体制的延续尝试,也预示着新文明的萌芽。在这些建筑之中,四书五经的墨香与万国公法的书页交织,官话训诫的余音与英文授课的语调共鸣。官员怀揣“师夷长技”的理想,外籍教师肩负传播知识的
202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