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水电站这座世界级水能宝库将重塑中国能源格局,推动西藏产业升级,更以科学开发回应国际关切,成为清洁能源时代的战略支点。

来源:抖音 2025-07-20

猜你喜欢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装机容量预计达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度,相当于三个三峡电站,满足3亿人用电需求。这座世界级水能宝库将重塑中国能源格局,推动西藏产业升级,更以科学开发回应国际关切,成为清洁能源时代的战略支点。
2025-05-04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装机容量预计达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度,建成后可满足3亿人用电需求。这座世界级水能宝库将重塑中国能源格局,推动西藏产业升级,更以科学开发回应国际关切,成为清洁能源时代的战略支点。
2025-07-12
02:29
世界规模最大!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项目引领绿色能源新潮流!
豆豆爱说事
2025-01-01
05:10
又一项之最,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我国能源战略的新篇章?
平安是福
2025-01-06
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水电站正式开工!工程位于西藏林芝市米林县墨脱县,总投资约1.2万亿元,主要建设5座梯级电站,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充分利用雅鲁藏布江下游河段的水能资源。据测算,工程规划装机容量约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预计达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个三峡水电站的发电量,可满足西藏全社会近20年的用电需求。#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墨脱水电站
2025-07-21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发电原理示意图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的发电原理基于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即利用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具体而言,通过修建水坝蓄水形成水位差,使水流通过引水设施冲击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产生电力。该水电站因雅鲁藏布江独特的地理条件,在设计上采用了“截弯取直”和梯级开发等创新方案,以最大化利用水能资源。 雅鲁藏布江下游U形大拐弯处河道落差达2230米(从2880米降至650米),形成世界罕见的水能富集带。通过开凿50余公里引水隧洞“截弯取直”,使江水直接通过隧洞流经5级梯级电站,每级电站落差超过400
2025-07-21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建设的三个好处:一是进一步提高我国清洁能源占比,二是带动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提供就业,三是改善边境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一个大型水电站需要建设众多高压输电线路把电送出,未来十几年将会有大量输电线路建设工程,对电力工程和该行业的人来说是好事。#超级工程 #雅鲁藏布江水电站 #墨脱水电站 #雅江集团 #电力工人
2025-07-21
雅鲁藏布江墨脱水电站的地缘和前景 今天聊聊这两天刚刚公布的雅鲁藏布江墨脱水电站的地缘和前景,我这两天认真关注了这方面的新闻,才初步理解了这一次的大动作!太不可思议了!当然这里有我个人的一些理解,不知道准确不准确,与大家交流和讨论吧!我感觉,以前我们在能源方面是进口国,要大量进口石油!但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雅鲁藏布江的落差形成的水流其实也是能源,水电也许也可以国际贸易,未来这条路可能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大路径,希望得到大家的宝贵意见!#雅鲁藏布江 #墨脱 #水电站 #地理 #青藏高原
2025-07-21
看这个图大家明白了墨脱水电站在哪了吧?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北高南低,50公里内落差2000多米,水能理论蕴藏量约1.13亿千瓦(占全国1/6),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装机容量。#超级工程
2025-07-21
这就是顶级谋略 川藏铁路全长约1838公里,设计时速120-200公里/小时,全线贯通后,成都至拉萨的旅行时间将从48小时缩短至13小时,极大地缩短两地的联络。 雅鲁藏布江(简称雅江) 下游落差巨大,水能资源丰富 正在筹划中水电站工程是该区域最重要的战略性工程。 随着川藏铁路和雅江水电站逐步建成,势必对区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藏南 #川藏铁路 #墨脱水电站 #内容启发搜索 #民族复兴
2025-05-10
墨脱水电站修建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大拐弯处。该区域水量丰沛,落差集中,从米林县派乡到巴昔卡下游河段,全长496.3千米,天然落差达2755米,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墨脱水电站预计总装机容量可达6000万至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为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三个三峡水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建设5座梯级电站,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据相关资料推测,这5座梯级电站可能沿西让曲河谷布局,每个电站装机容量约
2025-07-19
我国又一重大能源工程-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项目正式启动。 这一工程位于西藏林芝,采用隧洞引水与梯级开发模式,规划建设五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远超三峡电站,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水电项目。该工程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建成后不仅能满足西藏本地用电需求,还将通过西电东送支援全国电网。 雅鲁藏布江下游河段落差大、水量充沛,短短50公里内水流落差近2700米,远超三峡的百米落差,发电潜力巨大。此前,受技术挑战与国际关系影响,项目推进一度延缓。 如今,随着我国电力技术日益成熟,加之新能源产业与工业用电需求激增,这一超级工程
202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