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部分发现时就有肝脏转移,以往这样的患者均被判定为晚期,不可救治,但现在,这种理念已经改变,经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设计,系统性的治疗,有很多患者仍能获得治愈,所以不要轻易放弃。#医学科普 #胃癌#门诊日常

来源:抖音 2025-07-09

猜你喜欢

患者经常吃生鱼片,可能导致胆管里面有大量肝吸虫,医生提醒:定期检查,尽早驱虫治疗,以免影响肝脏。#医疗科普 #生鱼片 #肝脏
2025-05-13
00:05
自6月1日起,宁夏将0-6周岁儿童孤独症患者的门诊康复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宁夏#孤独症#儿童节快乐#医保
晨视频
2025-06-01
8CM肝癌患者手术全流程记录 这名患者因肿瘤位置特殊、较大多家医院评估没办法手术,建议保守治疗。儿子担心药物控制耽误母亲病情,因此找到彭教授行肝脏切除术,患者现已出院,恢复正常生活。患者从门诊到手术到术后全流程记录,让更多的患者看到真实的治疗过程#肝癌 #肝移植 #肝胆胰外科彭志海
2025-07-14
20cm的肝癌有可能切,但多发不行 单纯20cm的肝癌,虽然手术风险极大。但彭老师也为这种患者做过切除手术,效果也有保障。但如果肝上还是多发的肿瘤,就暂时不具备手术机会了,尝试介入治疗后,如果小的病灶有缩小,兴许还有机会。所以肝癌的治疗是系统性的,很多转化治疗是可以为手术创造条件的#肝癌 #肝移植 #肝胆胰外科彭志海
2025-07-21
转氨酶升高的3大危害 提示肝损伤正在发生: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说明肝细胞已受损甚至坏死,病毒复制、脂肪肝加重、药物毒性等都可能是“元凶”。 长期升高=肝硬化加速:持续的肝损伤会让肝脏反复修复,最终形成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肝硬化,严重时会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 掩盖重症风险:部分肝病患者转氨酶升高时症状不明显,但肝脏内部可能已发生严重病变,甚至悄悄向肝癌进展。 定期检查,比“治疗”更重要! 多久查一次?:慢性乙肝患者每3-6个月查一次;脂肪肝、肝硬化患者建议每3 个月查
2025-07-22
大家看这个化验单,唉,这位患者明明转氨酶正常,却还是肝脏出现严重损伤,结合其它检查确诊是肝硬化!可能有朋友会问:明明转氨酶正常,为什么还会出现病情进展?#转氨酶 #我的门诊故事 首先王医生在这里提醒大家,仅靠单一指标并不能判断病情的轻重,需要结合多项检查综合评估。就像这位患者,但看肝功能,转氨酶虽然正常,但胆红素却出现明显的升高,这是典型的酶胆分离,这种情况反而比单纯的转氨酶升高更危险!说明肝细胞已经大量坏死,肝功能已经非常糟糕,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有肝衰竭的风险! 门诊个例 仅供参考,不具备普适性,
2025-07-27
从医这些年,见过太多因为一口鱼生追悔莫及的病例!别以为寄生虫离你很远——淡水鱼里的肝吸虫囊蚴,能顺着你的筷子直接“游”进肝脏! 患者真实故事:有人聚餐吃了鱼生,三个月后查出胆管被虫体堵塞;还有年轻人把鱼生当日常,最后不得不切肝治疗!这些活生生的教训都在提醒:别拿健康赌运气! 寄生虫看不见,但伤害真真实实!转发给总爱尝鲜的朋友,煮熟再吃,才是对自己负责!#医生提醒 #肝吸虫有多可怕 #饮食安全#徐鋆耀医生
2025-05-12
今天接诊一位山东德州的一位小伙子来复诊,甲胎蛋白正常,但是彩超提示有多个低回声结节,我建议他进一步检查,做一个加强CT明确一下。 刚开始小王没放心上,不愿意继续检查,觉得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不高,应该没啥大问题。在门诊上,我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经过我不断的劝告,最终确诊为肝癌! 小王的异常凝血酶原高达900多,增强CT显示一个2公分的肿瘤。甲胎蛋白虽然是肿瘤标志物,但是并不能作为唯一确诊肝癌的指标。所以大家一定要详细排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山东 #甲胎蛋白 #肝癌 #肝脏彩超 #肝病教授陈士俊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