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代晋称帝后,对司马氏家族展开诛杀。究其原因,首先,司马氏曾为篡魏,以洛水之誓骗取曹爽信任后却违背誓言,这种背信弃义之举被视为失德,刘裕此举被看作是对其昔日行径的“清算”;其次,西晋时期八王之乱引发五胡乱华,致使汉人陷入长期战乱与屠戮,中原动荡、生灵涂炭,司马氏需为此承担历史责任,刘裕灭其后人,带有为汉人雪耻之意;最后,出于稳固统治的考量,刘裕称帝时年事已高,其子年幼,司马氏虽已式微,但仍有潜在号召力,为杜绝司马氏复辟可能,消除威胁,确保刘宋政权长治久安 ,刘裕决定斩草除根。甚至在派人诛杀晋恭帝司马德文

来源:抖音 2025-05-21

猜你喜欢

11:48
【有声三国连环画】77政归司马氏(上)曹爽的明争,司马的暗斗
淡泊悟道
2024-11-18
12:22
司马懿后代被追杀殆尽,全国诛杀司马氏,司马家族到底得罪谁了?
阖家欢乐
2024-09-23
10:06
司马懿后代被屠戮殆尽,全国诛杀司马氏,司马家族究竟得罪了谁?
老贝
2024-11-19
02:12
刘裕建立南朝宋之后,为何要首开恶例,对司马氏这样赶尽杀绝呢?
阿房宫和剪辑手
2024-08-27
01:56
诛杀贾后一党,本是捍卫了晋室主权,但司马伦却成了司马家的罪人
依静
2024-08-24
在历史记载中,东晋末年,刘裕(宋武帝)为巩固统治,确实对司马氏皇族进行了大规模清算。司马懿的直系后裔,作为东晋皇族的核心成员,在这一过程中几乎被屠戮殆尽,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直系”主要指东晋皇室嫡系一脉。司马氏作为魏晋时期的大族,支系众多,不排除部分旁支远亲在历史长河中延续下来,但作为与司马懿血缘关系紧密的直系皇族,经刘裕的清洗后确实已不复存在。这一事件也反映了古代王朝更迭中常见的权力斗争残酷性。 #刘裕 #东晋 #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 #司马懿
2025-08-05
#贾南风 西晋惠帝皇后,权臣贾充之女。貌丑善妒,心机深沉。惠帝即位后,她干预朝政,诛杀外戚杨氏集团,独揽大权。掌权期间引发“八王之乱”,加剧西晋动荡。后被赵王司马伦所杀,其乱政加速了西晋的衰亡。#历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2025-07-17
诸葛亮的亲孙子诸葛京,在蜀汉灭亡后(约公元263年)入晋为官,最终官至江州刺史。而司马懿的亲孙子司马炎,正是西晋的开国皇帝(公元266年称帝)。 也就是说,诸葛亮死后30余年(诸葛亮逝于234年),他的孙子确实成了司马懿孙子建立的王朝的臣子,站在了司马氏的朝堂上。 历史的轮回,往往藏着这样令人唏嘘的巧合。 #诸葛京 #司马炎 #晋朝 #历史故事
2025-08-08
为巩固皇权并确保刘氏宗室的统治地位,刘邦采取了诛杀功臣的极端手段。随着历史的演进,在刘邦去世后的第十五个年头,这一决策的后果得到了最为严酷的印证。若当初刘邦将整个功臣都处理了,是不是就能为汉惠帝留下后代。功臣们为实现既定目标,采取了针对刘盈后代的清除行动。他们以吕氏叛乱为名,公开宣称刘盈之子并非刘氏嫡系,实为吕氏血脉,以此作为行动依据。刘盈子嗣们最终遭遇了迫害。他们相继被剥夺政治权利,部分成员更被施以死刑,其手段之残酷令人瞠目。尽管这些举措以维护汉朝政局稳定与刘氏正统为名义,实则体现了权臣们为巩固自身地位
2025-05-19
八旗制度真相:满汉之别是误解?揭秘清代身份政治的弹性体系 八旗制度常被误读为"满洲高贵、汉军低贱"的种姓制,实则是清初辽东军政共同体的弹性体系。其核心非民族血统,而是功能分层:上三旗(镶黄/正黄/正白)与下五旗决定资源分配,正身旗人与包衣界分法律地位。汉人如魏佳氏(嘉庆生母)、佟佳氏(汉军旗"佟半朝")凭借上三旗身份跻身权力核心,甚至超越下五旗贵族。八旗本质是政治整合工具,岂容"满汉之别"简单框定? #历史 #历史人物 #清朝 #清朝历史 #中国历史文化
2025-07-29
00:46
山西长子南张店村在明清时期是晋豫通衢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铺驿,李氏家族凭借便利条件成为村中大户,李家大院在原址上逐步扩建,形成“辉映八斗”九连环格局。相传,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先祖李业兴在张店村降生,他是中国天文历法史上的鼻祖式人物,九连环大院是其家族故居。#老房子的回忆 #古村落风景 #旅行推荐官
爱旅游的寒江
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