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可爱的老祖宗改造环境的能力真是牛啊!京杭大运河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春秋战国,吴王夫差一挥手,开凿了第一条人工运河“邗 沟”,硬是把长江和淮河连起来,全长170公里,打仗运粮两不误。 ✅隋朝更逆天!隋炀帝动用百万人力,10年挖出2700公里的“人字形”运河,从北京到杭州,贯通黄河、淮河、长江五大水系,光通济渠就宽40步(约52米),河岸还种满柳树,成了古代版“高速路”。光这段工程就累死250万民工,代价虽大,但从此南粮北运、南北文化彻底打通! ✅元朝直接“截弯取直”,弃洛阳改道山东,郭守敬设计通惠

来源:抖音 2025-05-19

猜你喜欢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伐齐国开凿邗沟,连通长江与淮河,成为最早运河段。 ✅隋朝(605年起)大规模扩建,形成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的南北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成为经济命脉。 ✅元朝(13世纪)裁弯取直,弃洛阳改道山东,开凿会通河与通惠河,使运河直达北京,缩短900多公里。 ✅明清时期完善水利枢纽(如南旺分水),保障漕运,每年运送400万石粮食至北方。 ✅近代因黄河改道、铁路兴起,部分河段淤废。2002年纳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22
2025-05-31
🔥春秋吴王夫差为打齐国,先在扬州挖了邗沟当“第一段”; 隋炀帝更狠,把山东河南的河全连起来,从杭州到北京直接通航; 元朝人把弯的河道拉直,才有了现在这条“八百里黄金线”。 它驮过江南的米、塞北的煤,连苏州的评弹班子都坐船去北京说书。 ✅有些智慧,藏在水里,也流在咱血脉里。 #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 #隋炀帝杨广 #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江苏段
2025-08-07
如今看来,隋炀帝有大功绩 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杨广于605年至610年间主持修建的南北贯通水道。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至余杭,全长约2700公里,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608年)、通济渠(605年)、邗沟(605年)、江南河(610年)。 整个工程征发民夫超700万人次,隋炀帝虽因此受诟病,但大运河已成为“苦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重要工程。 #隋朝大运河 #历史地理 #隋炀帝 #地理中国 #美食地图
2025-05-27
各省水路货运量排名,安徽省凭借长江和淮河的航运优势,继续保持领先地位!熟悉我国交通运输的朋友都知道,我国世界最大的水路运输国家,内河航运非常发达。数据显示,全球货运量排名前三位的内河都是来自我国,其一是长江(64.5亿吨),其二是珠江(15亿吨),其三是京杭大运河(8亿吨)。 水路运输成本只有公路的七分之一,铁路的三分之一,大力发展水路运输,可以帮助企业大大降低运输成本,从而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这也是近些年来,江淮运河(安徽)、平陆运河(广西)、浙赣运河、赣粤等运河开凿,河南复航沙颍河,山东复航小清河等航道
2025-08-12
🤩江苏的繁荣确实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密不可分,这两条“黄金水道”为江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它们的价值远不止于“运输工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度解读: ✅一、水运成本低,撑起经济命脉 长江和运河的运输成本仅为铁路的1/3、公路的1/7,这对大宗商品运输至关重要。例如: - 京杭大运河苏北段,2023年货物运量达3.5亿吨,相当于沪宁铁路单线货运量的4倍; - 苏州段日均通过船舶超1000艘次,年货物通过量超1.9亿吨,承担了苏州近70%的货运量; - 太仓港(长江第一大港)每月装船出海的汽车超
2025-05-13
1941年3月19日,根据华中局决定,将东台、兴华以南,长江以北,运河以东正式划定为苏中区,统辖现东台、兴化、泰州、泰兴、靖江、如皋、南通、海门、启东、江都、高邮等11个县,并将苏中地区划分为三个分区,其中新设泰东、联抗特区、紫石、邗东等县。1945年抗战后期,又短暂设立了黄桥市、沙沟市。 黄桥市一九四五年八月建,一九四六年一月撤。 #泰兴黄桥#黄桥老照片#黄桥老地图
202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