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集 当天下已定,战神便成为最锋利的匕首,终须斩断!韩信之死是中国历史上“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典型悲剧,是开国功臣在权力稳固后遭遇君主猜忌和清洗的著名案例!#历史 #历史故事 #韩信 #即梦Ai

来源:抖音 2025-06-04

猜你喜欢

历史上第一个说出兔死狗烹的人不是韩信#历史 #历史人物 #韩信 #兔死狗烹 #汉朝 @DOU+小助手
2025-07-18
上期答案:兵仙韩信,汉初三杰之一,汉朝开国功臣。历史人物挑战#历史 #历史人物 #上热门🔥 #涨知识 #每天学习一点点
2025-05-11
刘邦三次突袭夺权确有其事,尤其两次对韩信的操作堪称经典: 凌晨假称使者闯韩信营帐,趁其熟睡夺兵符,调兵遣将后,军营已尽是刘邦人马,韩信浑然不觉。 这种“温水煮青蛙”的夺权,不流血却让对方瞬间失势,比直接诛杀更显权谋之狠,也暴露了帝王对功臣的深层猜忌。 #刘邦 #韩信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2025-08-03
韩信乃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军事才能超凡。他早年投项梁、项羽未得重用,经夏侯婴引荐、萧何力挺,转投刘邦拜大将,助其平定魏、赵等多地,垓下之战十面埋伏败项羽,为汉立功至伟 。 刘邦称帝后,韩信功高遭猜忌,先由齐王改楚王,后降淮阴侯。陈豨谋反时,吕后与萧何合谋,诱韩信入长乐宫钟室斩杀。韩信死后,萧何称“我萧何为国除奸,不负苍生”,意即韩信威胁汉室,自己诛之是为江山百姓。 如今演变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喻成功失败皆因同一人或事,常被用来感慨世事戏剧性 。 #萧何 #韩信 #历史故事#历史人物
2025-07-18
刘邦对韩信的三次容忍,《史记》有载:汉四年,韩信求封假齐王,刘邦初怒,经张良提醒,改口封真齐王以稳其心;灭楚后,刘邦夺其兵权,仍封其为楚王,既示恩又削势;后韩信因收留钟离眜遭疑,刘邦以巡游云梦泽为名擒之,虽废其王爵为淮阴侯,却留其性命。这一系列举动,既忌惮韩信兵权与才略,又念其功,显露出复杂的帝王权衡,非单纯猜忌可比。 #韩信 #刘邦 #历史故事 #人物故事
2025-08-04
西汉开国功臣韩信,助刘邦夺得天下,却遭吕后、萧何算计,被诱杀于长乐宫,还被灭三族!但传说中,他三岁幼子被蒯通或萧何救下,送南越国托赵佗庇护。为避祸,后人将"韩"字拆半改姓"韦"。如今广西韦姓大族,族谱多有相关记载。虽正史无考,但乱世中功臣血脉的存续传说,至今仍令人唏嘘。 #韩信 #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 #民间故事
2025-05-28
姚广孝的拒绝封赏并非完全出于清高。他曾坦言:“吾所求者,非利也,乃志也。” 他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成就——通过辅佐帝王改变历史,证明自己作为“黑衣宰相”的独特价值。此外,他深知朱棣猜忌心重,功成身退可避免“兔死狗烹”的结局。毫不夸张地说,他的确是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是非功过,也自有后人评说了
2025-08-13
宣太后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实际掌权者,义渠王是秦国西北部义渠国的君主。为稳固秦国西部边境,宣太后以联姻及私通方式与义渠王建立关系,双方长期保持暧昧,宣太后甚至为其生子。待秦国国力强盛后,宣太后于公元前272年诱杀义渠王,随即灭义渠国,彻底消除西部威胁,此举既展现了她的政治手腕,也折射出战国邦交中的实用主义。#宣太后#历史#Ai#秦国#历史故事
202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