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赐姓项氏之谋 秦末暴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大乱。刘邦、项羽脱颖而出,逐鹿中原。项羽出身名门,勇冠三军;刘邦起于微末,终成汉王。楚汉相争数载,项羽虽屡胜,然弑义帝、焚宫室、残百姓、疑臣属,尽显刚愎,终埋下败因。 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垓下围项羽,楚军兵疲粮尽,在四面楚歌中溃败。项羽逃至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刘邦称帝后,一反常理,既亲为项羽哭丧,以鲁公之礼厚葬,又对项氏族人加官封侯,赐姓刘氏。此举既显大度,又彰代楚之正,收揽人心,楚人、鲁人皆归附。 然刘邦此举暗藏机锋。待项氏族人卸下

来源:抖音 2025-06-02

猜你喜欢

刘邦纵然龙相已成,但却压不住项羽霸王之气! #项羽 #刘邦
2025-07-21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项羽 #沙雕动画 #二次元 #原创动画 #项羽#刘邦
2025-05-10
01:40
项伯明明是项羽的亲叔叔,为何却吃里扒外,反而选择帮助刘邦呢?
多才多艺豆花k8s
2025-03-08
08:54
四个原因注定刘邦称帝,霸王项羽与之相比到底如何?
双双
2025-01-08
#刘邦 龙相尽显也压不住#项羽 的王霸之气
2025-07-26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28人冲杀5000人,他就是永远的霸王-项羽!#我们的精选 #内容启发搜索 #人物故事 #项羽 #刘邦
2025-05-24
刘邦长女鲁元公主,经战乱、和亲风波,嫁张敖,一生起伏终早逝。 #历史 #鲁元公主 #吕雉 #AI #历史人物
2025-07-03
刘邦踢儿女之事,见《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彭城之战大败后,刘邦乘车逃亡,因楚军紧追,多次将孝惠帝、鲁元公主推下车,均被车夫夏侯婴救下。此举尽显其为逃生不择手段的枭雄实用主义。 项羽临终之举:垓下之围后突围至乌江,见大势已去,对曾为部下的汉军将领吕马童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随后自刎,将首级赠予对方。这既含对命运的坦然,也有对旧部的复杂情感,尽显刚烈与尊严,结局被赋予悲壮色彩。 历史的吊诡正在于此:刘邦以“权变”得天下,虽遭“寡恩”诟病却建汉朝;项羽因“刚愎”失天下
2025-08-05
韩信一生最大的失误便是将项羽逼至绝境垓下之战时他率三十万大军将项羽团团围住施十面埋伏之计又弄出四面楚歌之境硬生生把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逼到乌江畔最终项羽自刎而亡可韩信怎么也没想到项羽一死在刘邦眼中最碍眼、最具威胁的人竟成了他自己#内容启发搜索 #韩信#历史
2025-07-14
据考古证实,项羽并未烧毁阿房宫——因其仅是未完工的烂尾楼,仅完成前殿地基,遗址无焚烧痕迹,与《史记》记载“阿房宫未成”相符。 项羽真正烧毁的是咸阳宫,遗址有大面积红烧土和炭灰,印证《史记》“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的记载。此举令关中百姓遭难,而刘邦入咸阳“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形成鲜明对比,使百姓倾心支持刘邦,成为楚汉相争中刘邦获民心的关键。 #阿房宫 #咸阳宫 #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
2025-08-06
韩信这辈子最大的败笔,就是没在当齐王时自立门户。手握30万大军,刘邦项羽两边都在求他帮忙,这局面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蒯通说得对,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随便帮谁都是赢,不如自己当老大#韩信 #项羽 #刘邦
2025-07-03
刘邦对韩信的三次容忍,《史记》有载:汉四年,韩信求封假齐王,刘邦初怒,经张良提醒,改口封真齐王以稳其心;灭楚后,刘邦夺其兵权,仍封其为楚王,既示恩又削势;后韩信因收留钟离眜遭疑,刘邦以巡游云梦泽为名擒之,虽废其王爵为淮阴侯,却留其性命。这一系列举动,既忌惮韩信兵权与才略,又念其功,显露出复杂的帝王权衡,非单纯猜忌可比。 #韩信 #刘邦 #历史故事 #人物故事
2025-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