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上方谷,其实有两条线路,明线是烧死司马懿这个蜀汉大敌,彻底击败魏军,而另一条暗线,则是除掉魏延这个蜀汉内部的敌人,使得蜀汉更加稳定!诸葛亮之所以不下令追杀司马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从明线的角度来看,诸葛亮不下令追杀,是因为当时军报传递比较慢,等到诸葛亮知道消息后,司马懿已经逃出了上方谷。当时蜀军兵马并不多,大部分人都在蜀军大寨抵挡魏军的进攻,所以诸葛亮根本拿不出足够的兵马去追击司马懿,等到蜀军兵马召集齐全后,司马懿早就跑得没影了,所以诸葛亮没必要下令追击了!从暗线的角度来看,诸葛亮之所以没下令追

来源:抖音 2025-07-01

猜你喜欢

03:39
三国,蜀汉,司马懿为什么害怕诸葛亮?
德哥故事会
2024-09-25
11:18
诸葛亮执政时期蜀军第一次在正面战场战胜魏军的幕后功臣是谁?
优酷娱
2024-09-30
05:08
诸葛亮病逝10年后,王平只有不到3万蜀军,为何能大败10万魏军?
西北
2024-11-27
04:38
卤城之战多惨烈?诸葛亮、司马懿首次当面硬刚,蜀军歼敌三千获胜
LTM7X8J
2024-11-14
诸葛亮与司马懿在五丈原的对决过程是怎样的? #抖音精选 #秦文涵 #蜀汉百官志 #诸葛亮 #秋风五丈原
2025-06-05
诸葛亮为何要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退军? #抖音精选 #秦文涵 #蜀汉百官志 #卤城之战 #诸葛亮
2025-05-22
222年,吴军统帅陆逊火攻连营,蜀军大败,刘备败退至白帝城(今重庆奉节),元气大伤。临终托孤与诸葛亮,#三国#刘备#诸葛亮#白帝城#白帝城托孤
2025-06-08
邓艾进入成都后,打开蜀汉国库查看,发现库藏空虚。蜀汉在诸葛亮主政时,虽频繁北伐,但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如屯田、发展蜀锦贸易等,维持了国家的运转,保证了军事行动的基本供给,且诸葛亮自身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对蜀汉财政管理有着严格的把控。 反观曹魏,司马懿虽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但在曹魏后期,司马氏家族势力不断膨胀,为日后篡权做准备,奢靡之风渐长,且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消耗了不少国力。从蜀汉国库的现状,邓艾深刻体会到诸葛亮治理国家的能力远超司马懿,他在蜀汉的军政举措更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邓艾 #司马懿
2025-07-06
诸葛亮的亲孙子诸葛京,在蜀汉灭亡后(约公元263年)入晋为官,最终官至江州刺史。而司马懿的亲孙子司马炎,正是西晋的开国皇帝(公元266年称帝)。 也就是说,诸葛亮死后30余年(诸葛亮逝于234年),他的孙子确实成了司马懿孙子建立的王朝的臣子,站在了司马氏的朝堂上。 历史的轮回,往往藏着这样令人唏嘘的巧合。 #诸葛京 #司马炎 #晋朝 #历史故事
2025-08-08
如果诸葛亮满状态多活三十年不死,能否统一三国?诸葛亮234年去世,如果晚三十年,就是264年去世,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司马懿251年去世,曹魏少了司马懿,你觉得谁还能带兵对抗诸葛亮,要知道曹爽当年夺了司马懿的兵权,自己带兵攻打蜀汉,居然被没怎么带过兵的费祎打得灰头土脸逃回去了,要是换成诸葛亮,你说会是什么后果?当然他可能就不敢出兵了,但是诸葛亮要是打过去呢?谁能挡? 司马师255年去世,他可能是继他爹之后唯一有希望对抗诸葛亮的人,可惜有眼疾,早早就死了。陆逊245年被孙权逼死,你说东吴还有谁?难不成靠
2025-05-13
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因功获破格提拔,任镇远将军、汉中太守 。镇守汉中十余年,策略得当,成蜀汉北方屏障。诸葛亮北伐时,他有子午谷奇袭等冒险进取思路,也有阳溪之战破郭淮等战功。官至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封南郑侯,是诸葛亮倚重的大将。 姜维:本为魏将,归蜀后获诸葛亮赏识,北伐中积累经验,但早期在决策层权重远不及魏延 。诸葛亮死后掌军,多次北伐胜败参半,因蜀汉国力弱成效有限;调整汉中防守策略,致钟会伐蜀时汉中速失。官至大将军,却受黄皓等掣肘,军事成就、对政权支撑作用,与魏延镇守汉中的稳定表现有差距。 正史
2025-07-07
诸葛亮死后,蜀国更是变得很落败,只不过在一次战役中,蜀军竟用仅仅用了三万士兵,就干掉了二十万魏军,这样的战役不仅让我们感到吃惊,更是觉得不太可能。而当时其他国家就感觉蜀国不值得放在眼里,仿佛很轻松就可以拿下。曹魏看到蜀国这么弱鸡的能力之后,曹爽自然想到赶快去攻击对方,能够把对方打败也算得上是一个功劳,等到他感觉一切都妥当了之后,就自己带着大队军马,一起去攻打蜀国。而王平虽然不是什么名气人物,但也不是吃素的,他以守为攻,牢牢的守护地盘,抵挡着魏国的进攻,他自己则去接应和协助。对于蜀国来说,战争的优势就在于地
2025-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