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次播放 19:52

吴三桂的困境:撤不撤藩都必须死,悔不听洪承畴之言,只能造反了

来源:西瓜 奕泽谈史论事 2025-03-11

猜你喜欢

02:55
吴三桂的困境:撤不撤藩都是必死,悔不听洪承畴之言,干脆反了
小橘姐
2024-09-27
04:41
吴三桂的困境:撤不撤藩都是必死,后悔不听洪承畴之言,干脆反了
阖家欢乐
2024-10-14
18:29
吴三桂悔不听洪承畴之言:撤藩亦死,不撤亦死,何去何从?
一切随缘
2025-02-23
02:01
吴三桂的困境:撤不撤藩都得死,后悔没听洪承畴之言,干脆反了
辕梦剪辑手
2024-08-29
09:49
借清兵平闯王反被x,撤不撤藩都得完——吴三桂:搁你你也得反
草根看世界
2025-01-20
公元220年,刘备赐死养子刘封,刘封临死前悲愤自刎,悔不听孟达之言。刘备虽“为之流涕”,但更多是表面文章。 事情的根源在于关羽兵败被杀。此前,刘封和孟达镇守上庸,关羽向他们求援,却被拒,导致荆州失守,关羽败走麦城身亡。 刘备痛失义弟,大怒追责。孟达为保性命投降曹魏,并将责任全推给刘封。刘备震怒,将刘封下狱,诸葛亮也建议除掉刘封,理由是此人刚猛倔强,日后恐难控制。 实际上,刘封的死不单因不救关羽,更因为他的身份早已成为刘禅继位的障碍。 当年刘备收他为义子时,关羽曾极力反对,担心将来若刘备有亲生子,家
2025-05-27
朱棣在清理宫中朱允炆留下的文书时,意外发现了一道出自朱允炆之手的圣旨,圣旨内容让人大为震惊:燕王是朕的亲皇叔,如果他日后果真造反了。将士们也不可伤他性命,陷朕于不义之地。朱棣看着这道圣旨,内心五味杂陈,不由得想起了父亲朱元璋,边痛哭便埋怨道:“父亲你害得我好苦啊!”如果当时朱元璋不偏爱朱允炆,而是封朱棣为储君,他们叔侄二人何至于此呢?在朱棣看来,正是当初朱元璋选了朱允炆做继承人,才造成了如今叔侄相残的悲剧。朱棣虽然是藩王造反夺位,名不正言不顺,但他在位时,明朝国力达到了巅峰,文治武功俱盛,从这一点来看,他
2025-05-18